?
董俊啟,遼寧新民市人,1941年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美術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函授學校顧問、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中國書畫聯誼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遼寧分會理事,沈陽美術協會常務理事。
畫家于50年代先后考入東北美專、魯迅美術學院。期間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省、市畫展,并多次獲獎,作品被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和臺灣地區及國內博物館收藏。2004年6月6日,《董俊啟水墨畫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初雪圖》被收藏。
近50年來,畫家博眾家之長,悟大師真諦,苦研“心法”,游歷名山大川,從大自然中獲取神韻。并努力把中國畫的傳統畫法與西畫表現技巧結合起來,逐步形成了獨特的繪畫風格,中國文物書畫的 傳統鑒定委員會委員,全國著名書畫鑒賞家楊仁愷先生對其山水畫給予高度評價:“俊啟的山水畫結構深厚、落筆大膽、潑墨靈活、氣勢磅礴,不求精工而自存格 局,不拘成法卻自出機杼,雪景山水留白渾然一體,獨得天籟之趣,畫家山水畫的潛在力量是雄厚的。畫家歷年勤奮為我國名山大川所留下的墨跡,將隨著時間而逐 漸呈現出巨大的藝術價值。”
聯系QQ:824032006
1954年 12歲考入沈陽業余美術小學
1956年 考入東北美術專科學校
1959年 轉入魯迅美術學院
1962年 畢業后應征入伍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紅九連”當兵
1963年 沈陽軍區畫展“夜讀春秋”獲一等獎
1964年 成為軍內外知名的“小畫家”
沈陽軍區作家王中才先生的報告文學中“小畫家”發表在“解放軍文藝”中及“解放軍報”上。沈陽軍區曲藝團朱光斗先生和于連仲所說相聲“小畫家”灌片演播。
1965年——1974年調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畫報社任美術總編輯
1974年——1997年調入沈陽市群眾藝術館任指導老師,并分管工藝美術和實用美術指導。
1991年 為沈陽市中山書畫院任副院長
1992年——1997年繪制長卷近800米,繪有“大連風范圖”、“長江三峽”、“長城萬里”、“長白晴雪”、“雁蕩山”、“九寨溝”等。
1998年 沈陽軍區作家胡世宗先生所著共和國名連一書“紅九連”報告文學中“圓了畫家的夢”并在長春紅九連所在地參加了首發式。(作為軍旅詩人,國家一級作家)。
1999年 隨“臺辦”到臺灣辦展。應木村之邀到日本東京辦展。
同省美協副主席周嬌到韓國講學辦展。
中原畫院聘為客座教授。
在魯迅美術學院國畫系研究生進修三年。
2000年 代表團到昆明“博會”(文化搭臺經濟唱戲),
其作品被昆明博物館收藏一幅(雪)。
2001年 營口市博物館收藏三幅“雪岑松峰”、“雪野”、“雪”。
2002年 作家何若云先生創作的“藝海揚帆”報告文學中有一篇“走近老董頭”——記畫家董俊啟。
2003年 沈陽軍區舉辦“抗美援朝五十周年”畫展獲獎。
2004年6月6日 在中國美術館成功舉辦了“董俊啟水墨畫展”,“初雪圖”被收藏。同年被邀請到“毛主席紀念堂”為鄧小平100周年創作一幅,為釣魚臺國賓館繪制一幅各被收藏。
2004年 外交部長李肇星把著名畫家董俊啟的山水畫贈送給加拿大使館。
八月獲得《第六屆大連藝術博覽會》作品獎。
十月補聘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2005年11月 《中華時代雜志》中刊登名為生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訪著名山水畫家董俊啟作者張楓。
2006年5月 到江西采風,繪制井岡山、廬山、三清山、龍虎山長卷四卷,百余幅寫生和創作。
2007年 《中華時代雜志》刊登德藝雙馨——書畫名家董俊啟。
2008年6月 《今日中國》外文版刊物上登了作者鮑文清的文章“畫之夢”——畫家董俊啟的故事。
2008年11月 到韓國舉辦個人畫展。
2009年 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清韻》往事追憶一書中,作者鮑文清所著畫之夢——畫家董俊啟的故事收在其中。
200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國家文化部人才中心出版《60年60家》畫冊中刊登了5幅作品。
2010年 《中外精英雜志》刊物中發表了5幅作品。
參加新加坡建交二十周年邀請畫展并到馬來西亞。
2011年 文化部中國文聯聯合出版《聚焦中國藝術名家》畫冊中有七幅作品。
2012年 文化部中國文聯聯合出版《中國畫傳奇人物》畫冊中有七幅作品。
2013年 文化部中國文聯聯合出版《經典與不朽》畫冊中有七幅作品。
《初雪圖》1800×1400
《長白頌》1600×1400
《梨花頌》3600×1400
《長白松風》1500×1400
《夜曲》3600×1400

畫家于50年代先后考入東北美專、魯迅美術學院。期間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省、市畫展,并多次獲獎,作品被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和臺灣地區及國內博物館收藏。2004年6月6日,《董俊啟水墨畫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初雪圖》被收藏。
近50年來,畫家博眾家之長,悟大師真諦,苦研“心法”,游歷名山大川,從大自然中獲取神韻。并努力把中國畫的傳統畫法與西畫表現技巧結合起來,逐步形成了獨特的繪畫風格,中國文物書畫的 傳統鑒定委員會委員,全國著名書畫鑒賞家楊仁愷先生對其山水畫給予高度評價:“俊啟的山水畫結構深厚、落筆大膽、潑墨靈活、氣勢磅礴,不求精工而自存格 局,不拘成法卻自出機杼,雪景山水留白渾然一體,獨得天籟之趣,畫家山水畫的潛在力量是雄厚的。畫家歷年勤奮為我國名山大川所留下的墨跡,將隨著時間而逐 漸呈現出巨大的藝術價值。”
聯系QQ:824032006
1954年 12歲考入沈陽業余美術小學
1956年 考入東北美術專科學校
1959年 轉入魯迅美術學院
1962年 畢業后應征入伍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紅九連”當兵
1963年 沈陽軍區畫展“夜讀春秋”獲一等獎
1964年 成為軍內外知名的“小畫家”
沈陽軍區作家王中才先生的報告文學中“小畫家”發表在“解放軍文藝”中及“解放軍報”上。沈陽軍區曲藝團朱光斗先生和于連仲所說相聲“小畫家”灌片演播。
1965年——1974年調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畫報社任美術總編輯
1974年——1997年調入沈陽市群眾藝術館任指導老師,并分管工藝美術和實用美術指導。
1991年 為沈陽市中山書畫院任副院長
1992年——1997年繪制長卷近800米,繪有“大連風范圖”、“長江三峽”、“長城萬里”、“長白晴雪”、“雁蕩山”、“九寨溝”等。
1998年 沈陽軍區作家胡世宗先生所著共和國名連一書“紅九連”報告文學中“圓了畫家的夢”并在長春紅九連所在地參加了首發式。(作為軍旅詩人,國家一級作家)。
1999年 隨“臺辦”到臺灣辦展。應木村之邀到日本東京辦展。
同省美協副主席周嬌到韓國講學辦展。
中原畫院聘為客座教授。
在魯迅美術學院國畫系研究生進修三年。
2000年 代表團到昆明“博會”(文化搭臺經濟唱戲),
其作品被昆明博物館收藏一幅(雪)。
2001年 營口市博物館收藏三幅“雪岑松峰”、“雪野”、“雪”。
2002年 作家何若云先生創作的“藝海揚帆”報告文學中有一篇“走近老董頭”——記畫家董俊啟。
2003年 沈陽軍區舉辦“抗美援朝五十周年”畫展獲獎。
2004年6月6日 在中國美術館成功舉辦了“董俊啟水墨畫展”,“初雪圖”被收藏。同年被邀請到“毛主席紀念堂”為鄧小平100周年創作一幅,為釣魚臺國賓館繪制一幅各被收藏。
2004年 外交部長李肇星把著名畫家董俊啟的山水畫贈送給加拿大使館。
八月獲得《第六屆大連藝術博覽會》作品獎。
十月補聘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2005年11月 《中華時代雜志》中刊登名為生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訪著名山水畫家董俊啟作者張楓。
2006年5月 到江西采風,繪制井岡山、廬山、三清山、龍虎山長卷四卷,百余幅寫生和創作。
2007年 《中華時代雜志》刊登德藝雙馨——書畫名家董俊啟。
2008年6月 《今日中國》外文版刊物上登了作者鮑文清的文章“畫之夢”——畫家董俊啟的故事。
2008年11月 到韓國舉辦個人畫展。
2009年 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清韻》往事追憶一書中,作者鮑文清所著畫之夢——畫家董俊啟的故事收在其中。
200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國家文化部人才中心出版《60年60家》畫冊中刊登了5幅作品。
2010年 《中外精英雜志》刊物中發表了5幅作品。
參加新加坡建交二十周年邀請畫展并到馬來西亞。
2011年 文化部中國文聯聯合出版《聚焦中國藝術名家》畫冊中有七幅作品。
2012年 文化部中國文聯聯合出版《中國畫傳奇人物》畫冊中有七幅作品。
2013年 文化部中國文聯聯合出版《經典與不朽》畫冊中有七幅作品。

《初雪圖》1800×1400

《長白頌》1600×1400

《梨花頌》3600×1400

《長白松風》1500×1400

《夜曲》3600×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