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農歷臘月初三,大部分紅木家具廠都開始停工放假,回家過年,但在山東巧奪天工家具有限公司,600多工人全勤出工,生產不斷,一片繁忙。傳統文化濃重的齊魯大地,有著廣泛的紅木家具消費市場和深厚的消費傳統。“巧奪天工”,一家基于現代工業生產管理理念的紅木家具企業,正快速催促紅木家具的生產方式由傳統手工制作向現代工業化大生產邁進。一流設備創造一流效率公司現有有4個大型車間,每個車間寬10米,長近500米。按照木材干燥、裁料、機加工、雕刻、組裝、刮磨、打蠟等功能分區,配以大型除塵系統,布局合理,寬敞整潔。眾多車間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木工車間。清一色“馬氏”木工機械,幾十臺同時運轉作業,即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大型除塵設備外景木工車間配置先進,除了普通紅木家具廠常用的推臺鋸、刨床、銑床之外,還有開榫機、修邊機等更為精細的新型木工機械。從板材開料、下料加工,到榫頭制作、開榫打眼、修邊起線等各個環節,甚至家具上一根腿棖上的冰盤沿,都由專門的機械輔助完成。這些機械使紅木家具生產實現了流水線作業,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同時,精密的機械也有效保證了家具的質量。“千錘百煉”造就優質木料材料的長周期、多工藝烘干,是巧奪天工紅木家具品質保證的一大法寶。普通的紅木干燥僅采用單一的干燥方法,而巧奪天工依照紅木材質的特性,按照“水煮脫脂——蒸汽烘干——高頻真空干燥”的流程多種工藝并用。以用量較大的奧氏黃檀木材為例,板材首先放入大型水箱,用加熱的清水浸泡10天左右,使木材管孔充分吸水膨脹,并脫脂、清除木材管孔雜質。“水煮”完成后,將板材移至大型蒸汽烘房,用高溫蒸汽烘干脫水20天以上,使板材含水率降至約15%。最后,將板材放入高頻真空干燥箱,堆疊整齊,并用濕鋸末將材堆縫隙填充密實,干燥一周左右。這樣下來,每批板材的干燥周期需要1-2個月。僅從干燥周期來看,在同行企業中相當少見。
臨近下班的傍晚時分,雕刻車間的工人依然專心致志因為紅木的生產周期較長,木材在加工的過程中很容易回潮,所以干燥好的板材做成家具后,組裝好的“白茬”還要放在恒溫38度的房間內再放置一個月。有了二次烘干,家具質量就有了雙重保障,但生產周期大大加長,生產成本增加,所以很少有廠家使用。“木材干燥是一種‘折騰’的藝術。”巧奪天工家具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愛明說,只有經得起充分“鍛煉”的材料,才能做出好家具。互勵互助的企業文化巧奪天工600多名工人,大部分來自山東萊蕪本地,技術基本是來到公司后慢慢學習,所以工人的歸屬感強,忠誠度很高,人員穩定率接近100%。每位技工的收入在當地、甚至在同行從業者中,都當屬“高薪”群體。這一點從大多工人每天開車上班的情況就看得出來。公司大型停車場上,每天停放著上百輛小汽車。這其中大部分是工人自己的私家車。公司還建有六層高的住宿樓,專門為外地技工配備條件優越的標準單間、夫妻房。
公司停車場上百輛員工車輛,收入可見一斑待遇豐厚促使工人安居樂業,而公司與工人利益攸關,更使工人們逐步養成了鼓勵協作、積極奮進的工作態度,進而營造了互勵互助的企業文化。公司為工人提供了食堂、宿舍、圖書室、運動場地等基礎設施,同時配備先進的機械設備,開拓銷售市場;而工人則積極配合公司管理,工作中專注高效,各司其職,努力按要求完成生產任務。一流的設備保證一流的品質,一流的制度催生一流的效率,一流的人才造就一流的企業。在工業化的生產方式中,巧奪天工用高品質的產品贏得了消費者的認可和同行的欽佩。也正因為此,巧奪天工在“2014中國紅木古典家具理事會年會暨中國紅木行業年度盛典”上獲得了“2014年中國紅木行業最具影響力品牌”和“2014年中國紅木行業新中式創新品牌”兩項殊榮。 (楊揚/文 孫淘濤/攝影 )(來源:中國紅木古典家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