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統計顯示,2015年1到2月全國百家重點零售企業家電零售額同比下降5.1%,降幅較上年同期擴大3.4個百分點,春節旺季不旺已經持續兩年。2014年中國彩電銷量下降7%,為30年來首次負增長,洗衣機下降1%,冰箱已經連續多年負增長,日子最好過的空調企業庫存已達到4000萬套,業內預計2015年空調市場漲幅只有5%。與家電行業的蕭條冷落相比,發展以智能家居為主導的智能家電成為新的方向。智能家居行業變化也是一浪接一浪的撲面而來,越來越多智能家居產品從概念走向現實。??智能家居市場跑馬圈地繼續??繼2014年,互聯網傳統家居企業及新創企業對智能家居行業展開激烈競爭以來,跑馬圈地,動作不斷。2015年,智能家居征戰繼續展開,各家謀篇布局繼續展開。??小米是這個圈里的大玩家。2013年年底,小米提出了3年投資50家智能硬件創業公司,幾個月之后,這個數字便升級到100家。在圈內人看來,小米的智能平臺更封閉,它對硬件公司多是采用投資控股的方式,這意味著掌控力度要比其他平臺大很多,對于想要尋求多方合作的創業公司來說,是做小米臺風口的豬還是追求更多的自由,往往要經過一番平衡。??3月10日,海爾搶先推出U智慧生活平臺,次日美的發布了M-Smart智慧家居白皮書,兩家體量超過千億的家電企業都發出要做智能家居平臺的信號,數以億計終端保有量不是分量最重的籌碼,數據與開放才是他們和BAT競爭的基礎。??京東家電2015年已經確定了智能家電、渠道下沉、提升與廠商合作關系以及持續升級服務體驗四大戰略,其中構建智能家居平臺,將智能硬件制造企業和消費者聯系起來是京東智能的核心工作。3月31日,京東旗下的NSNG子公司正式改組為“京東智能”。由此,京東的智能計劃正式浮出水面。據紹,在做智能硬件的過程中,京東發現,智能硬件及其整個行業實際上都是從連接開始。“連接”有三重:消費者跟智能產品的連接;智能產品之間的連接;京東與智能產品之間的連接。“把這三個連接做好、做透之后,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化時代才有可能來臨。”??4月2日宣布,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成立阿里巴巴智能生活事業部,整合集團旗下天貓電器城、阿里智能云、淘寶眾籌三個業務部門,加速智能硬件孵化速度,全面進軍智能生活領域。支付寶錢包也宣布,綁定小米手環并開啟手環支付功能,未來將為所有的智能硬件廠商提供開放接口。??互聯網巨頭布局智能家居??智能家居的棋盤上,巨頭已紛紛落子。??真正吸引互聯網巨頭的,是硬件智能化之后的數據價值。小米科技CEO雷軍認為,未來的硬件連接中可以得到與用戶生活、運動、健康相關的數據,為此他賭上一切,并坦言:“如果大后年還挖掘不到價值,那我就破產了。”不久前,小米剛剛發布了智能體重秤,這場豪賭依然繼續。??阿里巴巴副總裁涂子沛在CITE的演講中也提到:“硬件連接到云上會產生活的數據,才可以始終互聯互通,而數據互聯互通之后,才可能產生新的價值,同時也會改變社會生活。”在展會現場,阿里巴巴OS事業群智能云資深運營專家丁游表示,用戶家中的智能硬件均可通過“阿里小智”APP進行統一控制,用戶可以在APP上設置包含多個設備聯動的使用場景。例如:用戶可以設置一個“睡眠”場景,在app中激活該場景后,一鍵操控,關閉所有的臥室、廚房的燈具,也可以根據需求關閉不同廠家生產的空調、空氣凈化器等各種設備。而且“借助這些硬件數據,我們最近會推出空氣凈化、用電等一系列行業解決方案,現在還不宜公布太多”。??當然,把這些數據與淘寶關聯起來,更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淘寶已經開設“阿里小智”專欄。不過,這營銷關聯上,京東表示得更為明顯。在談及智能家居布局時,劉強東曾公開表示:“冰箱空了之后,會自動提示‘這個飲料京東有’。”
但需要指出,在擁有足夠的硬件支撐之前,京東、阿里缺少足夠的數據量、數據維度實現夢想。CITE現場,在阿里小智APP的硬件名單里較大規模的家電公司不多。丁游表示:“目前,接入阿里小智的硬件接近300款,以創業型公司為主。”他表示,“我們需要與硬件廠商更好地配合。”??家電業不愿交出控制權??“智能”給競爭慘烈的家電市場帶來了一定溢價。海信集團研發工程師張卓介紹:“目前,智能產品與普通產品的成本差別主要是聯網模塊,約幾十元。而智能家電的售價則能高出來一兩百。”但是,這并沒有什么門檻,“很快,這部分溢價就會被打掉。屆時,智能化能夠帶給我們的,就只剩下數據了。”在張卓看來,“用戶可以通過他人的APP來訪問我們的設備,但控制權、數據應該保留在我們內部。”??或許也正是因此,海爾集團推出U+智能家居平臺,將海爾系智能產品統一在一個平臺之上,數據則留在自己手中。與之相同的還有美的集團的M-Smart系統。而創維集團也在2015年3月宣布將打造自有的操作系統以及標準協議。??“我們內部各個部門還沒有形成統一意見。”張卓如是表示,最終肯定是要開放的,“畢竟活的數據才有價值。但如何開放、數據帶來的收益如何分成,這都需要摸索”。??“阿里、京東之間肯定會爆發智能家居的電商大戰,而缺少談判籌碼的公司大多會成為犧牲品。”智能硬件云服務公司機智云總經理黃錫雄認為,在電商大行其道的今天,對于數據的控制權也將成為家電廠商與電商平臺談判時所剩不多的籌碼。??然而需要指出,幾大家電巨頭對于控制權的謹慎卻給整個智能家居行業帶來障礙。“空調、電視、手機、路由器,生產不同產品的公司都想讓自己的產品成為智能家居的中心。”楊東文曾不止一次表示:“用戶是誰的、數據是誰的?智能家居的服務由誰提供?”??這種控制權的爭奪關系著每個玩家的利益,當然這也是目前智能家居最大的障礙。目前,幾大家電廠商對于家電的聯網、控制、互聯自成一體,均采用了不同的標準、協議,也尚未出現相互打通的跡象。
但需要指出,在擁有足夠的硬件支撐之前,京東、阿里缺少足夠的數據量、數據維度實現夢想。CITE現場,在阿里小智APP的硬件名單里較大規模的家電公司不多。丁游表示:“目前,接入阿里小智的硬件接近300款,以創業型公司為主。”他表示,“我們需要與硬件廠商更好地配合。”??家電業不愿交出控制權??“智能”給競爭慘烈的家電市場帶來了一定溢價。海信集團研發工程師張卓介紹:“目前,智能產品與普通產品的成本差別主要是聯網模塊,約幾十元。而智能家電的售價則能高出來一兩百。”但是,這并沒有什么門檻,“很快,這部分溢價就會被打掉。屆時,智能化能夠帶給我們的,就只剩下數據了。”在張卓看來,“用戶可以通過他人的APP來訪問我們的設備,但控制權、數據應該保留在我們內部。”??或許也正是因此,海爾集團推出U+智能家居平臺,將海爾系智能產品統一在一個平臺之上,數據則留在自己手中。與之相同的還有美的集團的M-Smart系統。而創維集團也在2015年3月宣布將打造自有的操作系統以及標準協議。??“我們內部各個部門還沒有形成統一意見。”張卓如是表示,最終肯定是要開放的,“畢竟活的數據才有價值。但如何開放、數據帶來的收益如何分成,這都需要摸索”。??“阿里、京東之間肯定會爆發智能家居的電商大戰,而缺少談判籌碼的公司大多會成為犧牲品。”智能硬件云服務公司機智云總經理黃錫雄認為,在電商大行其道的今天,對于數據的控制權也將成為家電廠商與電商平臺談判時所剩不多的籌碼。??然而需要指出,幾大家電巨頭對于控制權的謹慎卻給整個智能家居行業帶來障礙。“空調、電視、手機、路由器,生產不同產品的公司都想讓自己的產品成為智能家居的中心。”楊東文曾不止一次表示:“用戶是誰的、數據是誰的?智能家居的服務由誰提供?”??這種控制權的爭奪關系著每個玩家的利益,當然這也是目前智能家居最大的障礙。目前,幾大家電廠商對于家電的聯網、控制、互聯自成一體,均采用了不同的標準、協議,也尚未出現相互打通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