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于5月1日開幕的2015米蘭世博進入最后倒計時,今天讓我們搶先感受各大國家的場館建筑。扣合本次世博主題"滋養地球,生命能源"(feeding the planet, energy for life),這次世博場館建筑呈現很大一個特點:建筑本身的環保性。無論是節能建筑或是可以凈化空氣的建筑,換言之,這也將是一次文化最多元的“綠色建筑”大展。??中國??國家館: 竹編屋頂+模擬“稻田”
??中國國家館總面積為4590平米,是這次世博第二大規模的場館。經過多次評比,最終來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總方案獲選。中國館主題為“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場館建筑外形起伏蜿蜒,靈感源自田野上的“麥浪”,屋頂則采用竹編材質,通過傳統竹編工藝選擇不同的透光率,將自然采光引入室內,減低人工照明的能耗。而展陳設計包括五部分,主題分別為:序、天、人、地、和。另外場館周圍以及內部廣場以一根根LED枝干裝置覆蓋,逼真模擬稻田。



??企業館:萬科館成熱門建筑
??除了國家館之外,我們還將看到兩大來自中國的場館:企業聯合館、以及萬科館。其中萬科館也成為今年米蘭世博最受關注的建筑之一。??作為目前世博場館建筑最先完工的一座,“萬科館”的主題是“食堂”,意欲展示我們的農耕文明。操刀萬科場館主設計的是建筑大師Daniel Libeskind,這位猶太裔建筑師以一系列博物館設計聞名。Libeskind賦予萬科場館鮮紅的彎曲外立面,4000塊紅色陶板沿著猶如盤龍般的建筑層疊旋轉而上,陶板在不同光線下可以變色,放似龍鱗。此外建筑本身盤旋的造型靈感也源自我們的山巒、梯田等象征景象。至于萬科在場館內展示的重心,是從一個社區居民的角度看待飲食、生活、食物和可持續發展的變化。
??▲萬科館目前已經竣工,蜿蜒的紅色外觀奪人眼球
??
??▲擔綱萬科館總設計的建筑師Daniel Libeskind
?
??▲萬科場館內縱橫的竹枝上擺放的200余塊多媒體屏幕將展示以“食堂”為主題的短片。從普通社區居民的生活視角呈現中國城市生活景象。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