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陳科宇和他的團隊
他幽默含蓄,但卻行事大方;他身材勻稱,但卻文質彬彬。細邊眼鏡下的面孔散發出年輕的激情,在面對“授人與魚還是授人與漁”的提問時,他的回答語出驚人……
第一次見到陳科宇要追溯到2013年的秋天,那時候的他還是個不滿30歲的小伙子。在長虹多媒體技術平臺研究所,開發組組長陳科宇的工作是牽頭完成電視界面開發。“授人與魚還是授人與漁,我會選擇前者。第一,選擇后者的競爭過于激烈;第二,選擇前者我可以保證自已有足夠的糧食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能看到希望;第三,我會合理的分配我的糧食,在保證體力允許的情況下,賣掉多出來的糧食去購買后者(漁)。有了后者,我會號召我的伙伴一起奮斗去創造更多的前者(魚),之后如此循環,我的伙伴會隨著前者和后者慢慢增多。在這種情況下,我就可以同時將前者(魚)和后者(漁)送給下一個接班人了……”兩年前,陳科宇曾如此立志。
人的一生中,總會有機遇和谷底。在陳科宇看來,充足的準備是抓住機遇的基礎,長遠的眼光和人脈的部署是避開谷底的前提。2014年3月,長虹公司正式啟動產品經理負責制試點。在以多媒體公司、空調公司任命首批產品經理的競選中,陳科宇憑借扎實的研發功底和對產品出色的規劃能力從眾多競選者中脫穎而出。今天的陳科宇這樣回顧了昔日的感想,“競選上位并不意味著已經到達成功的終點,而是全新征程的開始……”
在這之后,干什么?怎么干?成了陳科宇日思夜想的問題。在一次回家的路上,陳科宇腦海中浮現出這樣的念頭,“CHiQ一代電視雖然取得了成功,但距離家電智能化仍有距離,在明確了‘電視到底怎么看’之后,究竟該如何把用戶重新帶回電視前?面對如此眾多的用戶,未來的產品究竟指向誰?憑借什么去打動他們?手機、平板是電視用戶的最大殺手。電視因為不具有手機和平板的核心功能而失去觀眾,如果……”
想到這里,陳科宇突然興奮的跳了起來。他的“怪異”舉動甚至驚呆了路邊的行人。“如果電視能夠具備手機和平板的核心功能,就可以讓很多消費者把花費在手機上的時間重新轉移到電視上。全家一起看電視,全家一起‘玩’電視,這將是一個無比溫馨的時刻……”此刻,陳科宇完全忘記了周圍的一切,癡癡的陶醉在自我的規劃中。
有方向,有動力,并不代表事情會一帆風順。在陳科宇興沖沖將他的想法分享給幾個同事后,求證想法成為了當務之急。由于缺乏這方面的溝通經驗,陳科宇和他的伙伴們在嘗試自行尋找用戶求證之際屢遭拒絕。“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防范意識很強,碰到一個陌生人上去搭訕,很容易遭到拒絕。”陳科宇說。
“無奈”之下,陳科宇只得向集團求助。以公司董事長趙勇為首的領導班組在了解陳科宇的初衷后,立即拍板決定——調動內部資源,全力配合產品經理陳科宇的用戶調研工作。
俗話說,背后有樹好乘涼。在UCD、快益點、銷售中心、BBS社區中心、大數據中心等眾多部門的通力協助下,陳科宇和他的團隊掌握了成千上萬的用戶信息。這里面包含了學生、工人、白領、家庭主婦、教師、醫生等十幾種不同職業的人。有了用戶的支持,求證自然迎刃而解。在無數次的溝通和交流中,CHiQ二代電視的研發方向逐漸清晰化……
陳科宇回憶說,“有了目標和方向,在用戶群的支持和求證下自然更有信心。但進入實際研發環節后,才發現事情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最初,這個信心滿滿的項目團隊想把電視單屏處理,通過軟件和服務外置的方式加以實現,但實踐之后發現這個做法與目標過于遙遠只得放棄。在之后是開發成功能強大的機頂盒,但這樣做又難以與OTT盒子徹底區分。在經過近百次改良,近千次測試,整個團隊終于鎖定了最終方向,移動模塊中置入移動芯片,這個芯片和電視芯片無縫協同后大幅度提升起電視的運算能力、數據處理能力。最后階段的創意上報公司后被領導班組認可了。
距離CHiQ一代電視剛好時隔一年,2015年3月26日,中國科技城綿陽召開了長虹CHiQ二代電視新品發布會。陳科宇和他的CHiQ二代電視一夜成名,登上舞臺宣布CHiQ二代正式發布的瞬間就此定格。在這個充滿榮譽、輝煌、光榮、艱辛、汗水于一體的瞬間,1米83的小伙子陳科宇留下了兩行輕淚……
在陳科宇看來,“產品經理”只是一種責任的托付,只是一個牽頭的標志。遠離工作的崗位的他,是一個和你我一樣的大男孩,陽光、激情,充滿夢想,青春、灑脫,一身陽剛。
如果長虹是一池清水,那陳科宇是其中一個水滴。如果長虹是一座高山,那陳科宇就是山上的一只小鳥。在這個擁有9萬員工的“摩天大廈”中,像陳科宇一樣懷有激情、夢想的80后、90后比比皆知。他們用年輕人特有的寫意和激情默默的推動著長虹車輪的前進,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為長虹的未來添磚加瓦。
挖掘人才,培養人才,以人為中心推出用戶喜愛的產品。這,就是今天四川長虹這座“摩天大廈”的真實寫照。
年輕的想象沒有極限,長虹的精神注定永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