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海上絲綢之路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行,著名專家學者、有關政府官員和知名企業家代表分享思想,共謀共建“一帶一路”經濟發展壯舉。安信地板董事長盧偉光做了《海上絲綢之路——木材貿易綠色經濟學》的主題演講,提出海上絲綢之路在注重貿易往來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區域間文化的互動,以貿易為載體,實現中國優秀的傳統木文化向國際的傳播。
早期絲綢之路:木材貿易與海上絲綢之路的共生關系
演講中,盧偉光提出“木材貿易與海上絲綢之路具有共生關系。魏晉南北朝時期,紫檀作為香料通過絲綢之路進入我國;唐朝,中國已經出現紅木木制工藝品,宋代中國家具工藝逐漸成熟,以木為依托發展出了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木家具文化;而在明代,鄭和帶著陶瓷、絲綢下西洋,貿易之后發現船體變輕,便用當地的沉重的紅木作用壓艙用的東西帶回國內,從此開啟了我國紅木進口的歷史。

中國木文化的發展,特別是紅木文化的發展,促進了木材貿易的進行。一直到今天,木材貿易由于其獨特的性質,依然是海運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國家和地區,也是海上絲綢之路和木材貿易的重要對象。隨著我國政治、經濟影響力在全球范圍的擴大,具有傳統中國文化與現代文化結合的木制品、木家具產業在全球范圍興起,木材進口和家具出口行業,具有規模企業已達三萬余家,每年創造出的產值超過一千五百億元。 筑木為巢:獨特文化文化打造出的獨特木工工藝品
中華文化集東方文化之大成,更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融合,更關切人本主體的內心感受,更傾心追求理想與唯美的藝術表現。 所以,在中國古典家具上,我們能看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深邃思想,能見到古建筑、雕塑、書畫的瑰麗身影,能感知詩詞歌賦的美妙意境。古典家具是一種以物用為基礎的不朽藝術,不僅為人們日常生活所使用,還通過造型結構、形體式樣、裝飾技藝等工藝樣式,充分體現了古人真摯、豐富的思想感情與精神情操,展現了對理想生活的美妙憧憬,讓今天的我們能看到古人對造物的神圣意味和情感。所以,對古典家具必須用心去讀懂,也必須用心去創作。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里,無論是亭閣臺榭,還是傳統家具,無不與木息息相關,以木為綱,構筑了非鋼筋混泥土的那些古老而悠久的歷史。 安信與海上絲綢之路結緣已久,我們也將再次乘“一帶一路”政策的東風,借木起航。 由于木材、木制品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因此,木材貿易除了具有“互通有無”這個傳統使命外,在新時期,安信地板的木材貿易還具有了另一個使命:以木為載體、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文化交流!將亞、非、歐地區的合法優質木材引入國內,經過中國傳統木文化工藝的加工,反向出口到歐洲、東南亞,傳播中國文化,讓中國的木文化、木工藝傳入更多地區。
安信地板以木為尊,木材貿易中森林開采與保護的思考 “霧霾調查報告”讓公眾對當前霧霾天氣的吐槽及治理的深度思考變得更為強烈,意識到治理霧霾、保護環境刻不容緩。那么木材貿易究竟是不是對森林的破壞?盧偉光介紹:“其實,在大家的認識中,一直存在一個并不完全正確的認識。大家認為樹木在生長環境中,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通過這個過程凈化了空氣。這個想法不錯,但是也不完全正確。因為,當一棵樹的生命周期結束時,它將停止生產氧氣,而是二氧化碳,在這個過程中,樹木對空氣的凈化起到的是副作用。在這種情況下,更加理性的做法時,將處于生命周期結束的樹木采伐,截留該樹木將要釋放的二氧化碳,把這些樹木做成木制品,發揮它們的經濟價值,在室內發揮它們環保的價值。另外,如果不對處于成熟期的樹木進行采伐,他們逐漸腐爛的樹身,還有可能引發森林大火等災難,對環境造成巨大的損害。因此,合理采伐利用木材,是對環境保護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負責!” 同時,盧偉光還介紹了安信地板在森林開發與保護方面的行動:以林養林,森林的保護,需要資金,而且是數額巨大的資金,這部分資金從哪里來?對森林的愛護并不意味著完全不采伐樹林,而是要去創造可持續的森林經濟。當你有效地善用森林,它就會產生經濟價值,有了經濟價值,就可以給保護森林帶來資金,有了資金才能培養樹苗、養護森林、預防森林火災,這才是可循環的森林經濟。在以林養林的基礎上,他還提出了“以人養林”,加強對木材和森林保護 方面人才的培養,以實現森林的可持續發展。 盧偉光的演講,在現場引起了各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的贊嘆。 相關鏈接: 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統攬全局、順應大勢作出的戰略決策,是承貫古今、連接中外、造福沿途各國人民的偉大事業,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積極支持。中國經營者俱樂部發起“2015首屆海上絲綢之路高峰論壇暨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交流峰會,本次活動將聚集全國和國際上不同學科、不同領域的思想家、政治家、商業領袖、文化學者,交流共享全球最新政經資訊,共同探索解答建設海上絲綢之路最重要的問題。推動建立海上絲綢之路產業聯盟、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多邊商務理事會,構建經濟合作領域多層次間常態化交流合作機制。

中國木文化的發展,特別是紅木文化的發展,促進了木材貿易的進行。一直到今天,木材貿易由于其獨特的性質,依然是海運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國家和地區,也是海上絲綢之路和木材貿易的重要對象。隨著我國政治、經濟影響力在全球范圍的擴大,具有傳統中國文化與現代文化結合的木制品、木家具產業在全球范圍興起,木材進口和家具出口行業,具有規模企業已達三萬余家,每年創造出的產值超過一千五百億元。 筑木為巢:獨特文化文化打造出的獨特木工工藝品

中華文化集東方文化之大成,更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融合,更關切人本主體的內心感受,更傾心追求理想與唯美的藝術表現。 所以,在中國古典家具上,我們能看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深邃思想,能見到古建筑、雕塑、書畫的瑰麗身影,能感知詩詞歌賦的美妙意境。古典家具是一種以物用為基礎的不朽藝術,不僅為人們日常生活所使用,還通過造型結構、形體式樣、裝飾技藝等工藝樣式,充分體現了古人真摯、豐富的思想感情與精神情操,展現了對理想生活的美妙憧憬,讓今天的我們能看到古人對造物的神圣意味和情感。所以,對古典家具必須用心去讀懂,也必須用心去創作。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里,無論是亭閣臺榭,還是傳統家具,無不與木息息相關,以木為綱,構筑了非鋼筋混泥土的那些古老而悠久的歷史。 安信與海上絲綢之路結緣已久,我們也將再次乘“一帶一路”政策的東風,借木起航。 由于木材、木制品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因此,木材貿易除了具有“互通有無”這個傳統使命外,在新時期,安信地板的木材貿易還具有了另一個使命:以木為載體、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文化交流!將亞、非、歐地區的合法優質木材引入國內,經過中國傳統木文化工藝的加工,反向出口到歐洲、東南亞,傳播中國文化,讓中國的木文化、木工藝傳入更多地區。

安信地板以木為尊,木材貿易中森林開采與保護的思考 “霧霾調查報告”讓公眾對當前霧霾天氣的吐槽及治理的深度思考變得更為強烈,意識到治理霧霾、保護環境刻不容緩。那么木材貿易究竟是不是對森林的破壞?盧偉光介紹:“其實,在大家的認識中,一直存在一個并不完全正確的認識。大家認為樹木在生長環境中,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通過這個過程凈化了空氣。這個想法不錯,但是也不完全正確。因為,當一棵樹的生命周期結束時,它將停止生產氧氣,而是二氧化碳,在這個過程中,樹木對空氣的凈化起到的是副作用。在這種情況下,更加理性的做法時,將處于生命周期結束的樹木采伐,截留該樹木將要釋放的二氧化碳,把這些樹木做成木制品,發揮它們的經濟價值,在室內發揮它們環保的價值。另外,如果不對處于成熟期的樹木進行采伐,他們逐漸腐爛的樹身,還有可能引發森林大火等災難,對環境造成巨大的損害。因此,合理采伐利用木材,是對環境保護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負責!” 同時,盧偉光還介紹了安信地板在森林開發與保護方面的行動:以林養林,森林的保護,需要資金,而且是數額巨大的資金,這部分資金從哪里來?對森林的愛護并不意味著完全不采伐樹林,而是要去創造可持續的森林經濟。當你有效地善用森林,它就會產生經濟價值,有了經濟價值,就可以給保護森林帶來資金,有了資金才能培養樹苗、養護森林、預防森林火災,這才是可循環的森林經濟。在以林養林的基礎上,他還提出了“以人養林”,加強對木材和森林保護 方面人才的培養,以實現森林的可持續發展。 盧偉光的演講,在現場引起了各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的贊嘆。 相關鏈接: 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統攬全局、順應大勢作出的戰略決策,是承貫古今、連接中外、造福沿途各國人民的偉大事業,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積極支持。中國經營者俱樂部發起“2015首屆海上絲綢之路高峰論壇暨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交流峰會,本次活動將聚集全國和國際上不同學科、不同領域的思想家、政治家、商業領袖、文化學者,交流共享全球最新政經資訊,共同探索解答建設海上絲綢之路最重要的問題。推動建立海上絲綢之路產業聯盟、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多邊商務理事會,構建經濟合作領域多層次間常態化交流合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