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工業區的改造與再生”學術沙龍圓滿成功
如果你是一個生活愛好者,那么你一定懂得,花些心思將每天的生活過成詩。曾經十分輝煌,而今廢棄的老廠房經過改造再生,將創意.文化.生活元素滲透其中,讓生長出的濃濃藝術氛圍,使沉睡的建筑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2015年03月29日,一場以“老工業區的改造與再生”為主題的學術沙龍在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成功舉辦。此次學術沙龍活動由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和CBC學院聯合主辦,共邀請了二十多位工業遺產再生方面專家、學者、地產開發商、運營商等出席,并對老工業區的整體規劃、更新再生和產業升級等方面課題做出了深入淺出、鞭辟入里地探討。

著名專家學者齊聚 本次學術沙龍,邀請了二十多位工業遺產再生方面的專家、學者、地產開發商、運營商等參加,由CBC學院 CEO劉強先生擔任本次活動的主持人。現場首先以視頻播放的形式為大家分享了成都、上海、北京關于城市復興的主題研討會視頻。接著劉強先生開啟“老工業區的改造與再生”話題,結合CBC一直以來的實踐,為大家講述了老工業區保護與改造的現實意義。
隨后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中國建筑學會工業遺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劉伯英、思班機構創辦人之一、馬達思班建筑師事務所合伙人CEO陳展輝、西安老鋼廠創意文化產業園總經理全建彪、西安曲江大華1935文化管理運營胡楊、華清集團房地產副總經理陳旭、半坡國際藝術區CEO陳勇、左右客出品人李建森、賈平凹文學藝術館館長王一凡、和田機構常務副總經理劉洪珀等多位老工業區改造的實操專家分別分享了老建筑改造的經典案例,并著重探討了西安這座歷史文化古都中,老工業建筑資源改造催化城市轉型升級中的設計創意價值、市民價值和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與動力源。 最后,劉強先生做了總結性發言:工業遺產是每一座城市在特定的歷史時段下所遺留的重要遺跡,是“閱讀城市”的重要物質依托。在當前市場下,工業遺產保護與再生模式,對城市(經濟、文化、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勢在必行。在輕松而不失嚴肅的氛圍中,“老工業區的改造與再生”學術沙龍活動圓滿落幕。
西安最后的工業遺存
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之所以能邀請到諸多如此重量級的著名專家學者蒞臨參與“老工業區的改造與再生”學術沙龍活動,與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獨特的文化氣質和影響力分不開。
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由新城區政府牽頭,西安華清創意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與西安華清科教產業集團共同開發,在原陜西鋼廠老廠房的基礎上,進行重新定義、設計和改造,傾力打造的集創意展示交流中心、藝術分享交流中心、LOFT創意生態辦公、創意主題商業街區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繼上海紅坊,北京798之后,西安首家以建筑、藝術、設計、創意為主題的城市復合型產業園區。
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旨在為建筑、藝術、設計、創意相關的企業或個人提供高品質的辦公空間,及豐富健全的商業配套,如精品書吧、主題咖啡廳、主題餐廳等。目前,劉克成工作室已經正式入駐。
老鋼廠藝術中心,作為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文化與藝術交流展示平臺,不定期的舉辦各種藝術展覽、講座、放映、表演等文藝展示交流活動。多元化的藝術交流活動與質樸的工業建筑特色激情碰撞,將濃濃的藝術情調與復古美學以全新的藝術體驗俘虜每一位藝術客!老廠房絕不僅僅是一棟建筑、一種形式,最重要的是它們代表了城市的記憶,記錄了城市的歷程,是真正成熟的、富有魅力的城市的寶貴履歷。
接下來,4月17日老鋼廠藝術中心將舉辦老鋼廠“「建設計生態•筑創意文化」系列活動第一期暨第二屆CBC“城市•地產•設計”思想創新總裁峰會“,更多更精彩的內容,歡迎您的關注及參與!
關注微信、微博:西安新浪家居
咨詢熱線:029-86677380
掃下方二維碼,關注西安新浪家居

著名專家學者齊聚 本次學術沙龍,邀請了二十多位工業遺產再生方面的專家、學者、地產開發商、運營商等參加,由CBC學院 CEO劉強先生擔任本次活動的主持人。現場首先以視頻播放的形式為大家分享了成都、上海、北京關于城市復興的主題研討會視頻。接著劉強先生開啟“老工業區的改造與再生”話題,結合CBC一直以來的實踐,為大家講述了老工業區保護與改造的現實意義。

隨后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中國建筑學會工業遺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劉伯英、思班機構創辦人之一、馬達思班建筑師事務所合伙人CEO陳展輝、西安老鋼廠創意文化產業園總經理全建彪、西安曲江大華1935文化管理運營胡楊、華清集團房地產副總經理陳旭、半坡國際藝術區CEO陳勇、左右客出品人李建森、賈平凹文學藝術館館長王一凡、和田機構常務副總經理劉洪珀等多位老工業區改造的實操專家分別分享了老建筑改造的經典案例,并著重探討了西安這座歷史文化古都中,老工業建筑資源改造催化城市轉型升級中的設計創意價值、市民價值和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與動力源。 最后,劉強先生做了總結性發言:工業遺產是每一座城市在特定的歷史時段下所遺留的重要遺跡,是“閱讀城市”的重要物質依托。在當前市場下,工業遺產保護與再生模式,對城市(經濟、文化、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勢在必行。在輕松而不失嚴肅的氛圍中,“老工業區的改造與再生”學術沙龍活動圓滿落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