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已經過去,無論這一年的業績是好是壞,木門企業都要重新出發。然而,過去一年的經驗也是今后發展借鑒的重要方面,尤其是跌宕起伏的樓市對于木門企業的發展和定位,都值得深思。

樓市走向不定
過去一年,樓市回暖之際,帶動了各行各業的一時興旺,木門行業也有了銷售的旺季。然而,過度依賴樓市是不明智的做法。如今很多房地產項目都在進行精裝產業化和集中式采購,這對下游的木門行業來說十分利好,一些木門企業甚至與樓企聯姻,以擴大銷量。但是在目前整體房地產市場較為低迷的形勢下,高端大戶型的降價幅度明顯增大。針對國家政策——高端房型降價的落地,樓市觀望情緒嚴重。大家都在等待中低端房型降價的落地。而這將會是包括木門行業在內的整個建材行業最大的機會。雖然一直有“買漲不買跌”的說法,但是就目前來說,很多需求都是因價格望而卻步的。
木門企業多方面戰略應對
木門產品定位調整
的確,國內房地產最大的市場需求在中低端,而且這個市場規模并不小。如果中端房型降價能實現,那木門企業一直以來標榜的“中高端”路線是否需要調整?從這也可以看出木門行業在房價落地之后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發展方向,在終端銷售中到底是持續地保持“高大上”還是可以嘗試走更親民的路線?
因為木門行業目前普遍依靠的還是不斷擴展經銷商來實現自己的成長,而經銷商在當地更多的是以“夫妻店”的形式來經營,所以可能很多經銷商在實際經營中會面對降還是不降的矛盾。
多方面發展
一般來講,價格會降,此時利潤必然受到沖擊,不降的話,面對其他木門品牌的競爭在價格上失去了優勢,這個是最直接的沖擊,所以“高大上”的店面裝飾成了宣傳工具,但相對的前期投入也大。
因此,木門品牌面對房市帶來的影響不妨實行“兩手抓”的戰略。面對高端房型降價,可以加大在服務方面的投入,所謂的定制木門還有開發的潛力。而面對大家期待的中低端房型的降價則可以增加更加經濟、性價比更加高的產品類型來滿足市場。開發多種層次的木門產品無疑是比較正確的做法,既能滿足高端人士的需求,又能攻下堅實的消費者群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