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具協會 陳寶光
我看了大家的討論,可以算作“展后的議論”吧,議題總體是因展覽而發。
關于抄襲的問題談的比較好,反映了大家對抄襲的痛恨,最后盛夫有些話說的不錯。我曾經講過,“抄襲”是我們這個行業的原罪。從三十多年前開始,我們是經過一個“抄襲”的階段的。這在當時不止于家具一個行業,但是留下一個很惡劣的病根,就是認為抄襲合理,抄襲無罪。這是不行的!今天,抄襲已經成為一個毒瘤,阻礙了行業的創新,阻礙家具設計的發展,我們一定要鏟除它,人人喊打,讓這種行為在行業、在社會、在我們的群體沒有立足之地。去年12月,我們制定了一個《中國家具行業知識產權保護辦法》,請大家注意。雖然協會組織的作用有限,很多事情沒有執行的能力,我們還是堅決與設計師一起反對抄襲,與社會各方面力量一起打擊抄襲,共同建設一個清良的家具行業設計風尚。
至于“新中式”的叫法我認為現在無需過多關注,現在僅僅處在一個剛剛開始發展的階段上,從哪方面看都不成熟,但是需要大家關心,積極參與。對于今天活躍的設計師來說,建設有中華民族人文特點的家具設計文化,其中包括設計風格,是我們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復興很重要一點的就是文化復興,而我們這一群人承擔著家具文化建設的任務。前幾天在傳統家具圈傳著美國收藏家安思遠的一些收藏,建議大家看看,很震動。今天的家具設計文化是建立在西方文化的基礎上,特別需要我們做更多的工作。抄襲,特別是形成產品參展是堅決要抵制的!抄襲不同于一般的學習,是剽竊,是偷,不能容忍!
設計師 賴亞楠 (本期主持人)
今天由展會中又發現抄襲現象引發了熱議。而每每屢禁不止的現象正說明了我們的整體行業系統存在著問題。
感謝今天提前開始的論壇中大家的發言。抄襲關乎設計、設計關乎品牌和企業的生命力和尊嚴,而我們能否有尊嚴體面的展會中亮相,是每個參展者都期望的。所以我們必須要好好面對和思考了!
所以探討的目的是鞭策和警示、是達成共識、是啟發思考并能產生有效建議。是為行業發展獻計獻策!雖然我很少參與公開討論,但有時會看到群內很多老師的激情和斗志,并為之感動和振奮,這是我們的希望之本!
廣州美術學院家具研究院院長 溫浩
(部分企業)天天喊原創,實際干抄襲,企業老板年年參評設計獎。在中國,做有尊嚴的企業的第一步就是停止抄襲,讓中國設計成為企業尊嚴的一部分。初生企業,為求生進行拷貝尚可理解,成熟企業,為發展進行拷貝不可原諒。中國設計的成長速度與發展水平基于中國制造與市場環境的生態健康。我們不怕被抄襲,但有責任建設有利中國設計成長的環境。我們都對企業提供開放的設計服務,可以用專業的方式進行合作。這次拷貝@老侯哥?產品的老板親自到了多少展位道歉。我們告訴對方:抄襲,在今天不是低成本的做法,相反是高成本的做法。因為中國設計品牌和中國設計師就在身邊,可以直接對話,尋找合作以更好的方式發展。很多企業并了解我們對外提供全案設計服務。我們應保持與抄襲企業對話,而不應漠視。
抄襲不可怕,可怕的是抄襲常態化。
如果,抄襲變的有成本、有負累,抄襲就會自然減少。
設計品牌以創新為驅動,山寨可以讓所有設計品牌更強。但當山寨成為流行趨勢,我們培養的學生也難幸免于難。
最有效的方式是推廣原創,給原創的設計,給原創的設計師一個標簽。中國家協和這個群是發標簽的。
提高設計品牌的山寨門檻與反抄襲是兩回事。不要混淆。建立良好的行業秩序和商業環境人人有責。設計品牌與設計師需要社會和行業支持、關心、愛護,因為他們有使命、責任贏得世界對中國家具業的尊重。
深圳家具研發院 許柏鳴
1、原創的邊界是什么?2、設計是為了什么?3、市場與設計的關系是什么?4、設計自身的含義是什么?
誰有本事把LV、morosso、muji、apple抄死了的,那不是把人家抄死,而是自己作死。為什么?
健康和健全的體系、品牌影響力、持續創新能力,如果有了這三點,抄襲者就是卵,你就是石頭。
寶哥已經說清楚了要旗幟鮮明反抄襲,同時要知道哪些是我們做得了的。我們同時需要強大自己,樹立門檻,我昨天說的意思是如果我們有建立在自己獨特價值主張基礎上的清晰定位和品牌運作體系,別人是抄不去的,抄你幾個款有什么用?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教授 劉曉紅
世界有多少人想抄宜家,從產品到商業模式,而且在過程中抄的人不計其數,然而抄的人很快不見了,而宜家依舊在潮頭。
山寨在目前是無法根除的,永遠也無法根除,這也是人類學習初期的一種途徑,但不是可持續發展的途徑。如果設計師和學校把很多精力放在打假反抄襲上,會本末倒置。只有不斷創新才是硬道理,而且抄襲永遠只能是旁門左道,細枝末結,一葉障目,不可能成為主導者。
未來是供應鏈的競爭,只靠產品設計救不了企業,必須有系統的優勢才能生存和發展。
核心能力是山賽的最高門檻。我認為我們更應該探討如何構建自己的核心體系和核心能力,而不是如何防止抄襲。陳理事長和王總講的已很明確,創新和反抄襲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反抄襲首先設計師要潔身自好,旗幟鮮明推原創,以抄為恥,以自創為旗幟,才能給市場正能量,才能扭轉不良風氣。媒體以傳播自創品牌為主流,同時曝光可恥抄襲設計,展覽會和電商平臺拒抄襲者于門外,這個市場一定會干凈起來。
迪信家具董事長 梁少禧
人是愛面子的,面子都不要肯定有難人之忍,理解抄襲的吧!設計生涯如游泳;怕抄的還在池塘階段,不怕抄已游岀了大海。
原創稱作品,抄襲模仿的稱產品,眼看不容易分辨的稱復制品!
作為設計師抄襲等于吸毒,會被不付出而擁有所征服,會上癮的,想不抄那天是非常之難。
我個人認為,先約束大牌的(在行業有一定知名度)好榜樣,否則有五十步笑百步。
榮麟世佳董事長 戚麟
我認為這卻是一種普遍現象,但也不能聽之任之,熟視無睹。這是?企業榮幸,行業不幸。
借鑒和復制應有本質不同,原創者一定對前者有借鑒,抄襲者只為和你相同。當下的根本問題不是杜絕抄襲,而是讓抄襲者有所忌憚。不要讓抄襲成為一種流行。
挪亞家總經理 陳志軍
抄襲起家者愛談原創,你關注什么說明你缺什么。其實對這里的各位來說,原創是個多么怪誕的詞,誰會驕傲的說我吃的不是別人的冷飯。一個有尊嚴的正常生存的企業,一個真發自內心的設計師。“原創”這個詞不值得再談論了。拷貝者沒有尊嚴,拷貝者一生都不能體會內心的愉悅。你說它們一生活的多虧?
眾多的抄襲者最大的威力在于,它們能瞬間讓一個驚艷的獨特設計變的看起來低俗。廣州家具展上眾多的椅子工廠把幾個名品椅子反復的眾口一致的抄。看得人都想吐了。你想,再好吃的東西也不能一天三頓飯連著吃,一吃就是2年不變樣。它們的忍耐力強啊!你吐了它們還繼續吃。
設計師 侯正光
標本兼治確實難,那就先治標吧。就像酒駕,喝酒,開車都不用戒掉,只要不二合一就行。
大家拿出作為,不要喊口號。一年就通過法律程序找出一家有影響的抄襲企業進行全方位封堵。協會點名通報,主流展覽主辦禁止其參展,主流賣場拒絕其進駐,媒體持續曝光,主流電商杜絕其上線。只要不為那點面子和利益,就那么復雜吧……
新浪家居執行總編 戴蓓
看到了引領者心態的很大變化,這算是進步吧。利益驅使外,最根本的是抄襲在很多國人眼里并不覺得可恥。
更有甚者,現在抄襲者都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了。有一年在上海展曝光一家企業,人家居然拿出一箱子“專利證書”說:你去告我啊。
經歷了幾年大氣候“無動于衷”后,我突然覺得比起曝光,用媒體力量號召更多力量推設計力量和把設計搭橋給企業進入市場更有意義,企業付版稅拿真金白銀支持設計師那才真有意義啊。
抄襲說到底還是社會價值觀問題。對有形價值的認同這幾年有很多改觀,無形價值的認同還是基本不被認同。我不知道能夠成功,只是覺得這是應該探索的。至少媒體應該做點什么。除了給公司廣告商們干點為活著“拍馬屁”的事,媒體人應該留點清醒,也虧著大家的鼓勵堅持下來不易,且行且珍惜。
有一年去意大利拜訪一個設計大牛,和老頭聊到抄襲的話題,他啥也沒說,起身把他的一把椅子拎起來在高處摔下來,輕聲落地后完好無損。這把椅子買得全世界都有,山寨的也遍地都是。他用自信給了我最喜歡的答案。
另外這幾年隨著設計品牌的發展,確實給“主流”家具企業造成了不少壓力,這是各位的積極的貢獻啊。
上海博華展覽董事長 王明亮
我同意鮮鋼的,抄襲是我們這一個時代的坎, 是繞不過去的。最有效的方式是推廣原創,給原創的設計,給原創的設計師一個標簽。中國家協和這個群是發標簽的。有標簽的今后就賣得貴,賣的好。這叫“楊善懲惡”。
社會,輿論,媒體要推設計師,要把推設計師放在推品牌,推企業一樣重要的地位。 我去意大利采購家具時,問他們為什么這么貴,他們說“這是PHILIP STARK”的設計, 我只能接受他們的定價原則。
我們反對抄襲已經反了20年了,抄襲的少了,模仿的多了,法律上很難界定,抄襲在全世界都堵不住。我做進口家具,四月米蘭定貨,十月上海面市。仿冒抄襲的,早就布滿商場了。開始時,還糾結要打官司。后來就沒有脾氣了。在設計領域,我們要反抄襲和不怕被抄襲,二手都要抓,二手都要硬。我們主流,品牌企業先不抄,再影響全產業更實際一些。我是受害者,所以敢于直言。
先從上海展做起。實際上,我每年展覽期間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挑出不合格的展商,或阻其來年參展,或要求不得抄襲,否則推展。
反抄襲確實要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人人講,只是不要太糾結。我記得陳毅元帥當外交部長時,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一到,統統報銷”。抄襲者要么自己反省,自己糾正,要么自有惡報。
設計師 鮮剛
抄襲可以,把工藝細節作出國際范應該也能接受。現在是國內外一大抄,其實組織很關鍵,你不能讓原創吃虧,如果都抄襲而還有獎獲,你還天天說這企業牛逼,傻子才花錢去請設計,尤其一些所謂天天立牌坊的國內知名企業。當然設計界大佬們也要自信,要向@老侯哥?學習大度,給企業無保留地提供一些建議與溝通,解決一些問題,這樣就健康多了。
抄襲是社會主義道路發展必經之路,如果都在抄襲國內而非國外時,我們應該為之高興,說明中國設計界強大了,牛逼了,不任性了,淡然了,釋懷了,大度了……
曲美萬物設計總監 仲松
首先,我們應該共識的是:不存在究竟的“原創”!所有的原創都是在前人經驗與認知基礎上改良與發展的結果。好的結果叫“原創”差的則叫“抄襲”。
其次,在商業層面看,企業與個人無論選擇“原創”,還是選擇“抄襲”,從生存法制來看,皆可理解。只要它已做好準備直面其行為所帶來的結果就行。
今天大家討論的行業亂象乃至職業素養等微觀問題,實則與國家與社會發展的宏觀背景緊密相關。是社會總體發展階段的必然結果。某些問題在看似先進的西方也沒徹底解決!因此,個人認為在這特殊的階段,寬容好過抱怨,樂觀好過悲觀。雖不能“達濟天下”,至少可“獨善其身”。志同者共勉之。
清華大學家具設計負責人 于歷戰
中國文化一直不鼓勵獨立思想和創新精神,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他山之石等等使我們引以為傲的!可悲的是這與現代文明格格不入,所以,要改變的是全民的觀念,但這又是何其難!所以,我們這幾代人注定成為鋪路石,個人對在中國消滅山寨非常悲觀!
中國缺少自律,企業的自律,行業的自律。在國外很多行業組織很強勢,這種強勢即對外也對內,對外保護行業利益,對內驅逐害群之馬。
空談無益,要想辦法,拋磚引玉。我總想,現在是需要自律的時代,能否在家具廠家參展時大家共同倡議、簽約抵制抄襲,至少不國內互抄,但這會趕走一大批企業,能否給個過渡期,逐漸形成共識,改變現狀。
過渡期可能會很長,三年、五年。但原創要形成組織,形成聲勢,形成輿論引導,形成社會追捧。
中國人的原創能力一點不懷疑,但很多時候沒有用在正道兒上,所以,各方應該合力,把這種潛能調動出來,用在應有的地方。
聯邦家私 鐘海舟
越看越悲哀了,抄襲可以促進生態?這跟打劫可以促進財富再分配有什么區別?!我認為,討論再允許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也不應允許貌似驚艷的罌粟花存在!
grado品牌創始人 柴曉東
1.反對抄襲,支持原創。2.如果他抄襲你,成本比你低,做工比你好,就有合作的空間。3.如果抄襲是換材料,抄得很差,說明它沒有威脅到你的市場,需要打擊。
現在社會的價值觀主流就是賺了錢就好,原創不原創,抄襲不抄襲,人家不管,只有我們這些設計師才care啊。不是我們設計師能改變的,要從國家策略上從法律角度有態度,我們設計師能出綿薄之力,但是現狀改變不了啊。
Mr.Dream
關鍵是維權時間、成本、政府部門不作為更是鼓勵了抄襲,就算勝訴了得到的賠償也是極度有限,也許連設計費都不夠!中國應該成立知識產權警察!
半木品牌創始人 呂永中
半木的產品都申請專利,目的只是為了證明我沒有抄山寨,僅此而已。心安。
許老師好,好久不見,完全同意您的意見,如果一個品牌有完整獨特的價值觀作支撐,表現出的設計,以及策略,步驟,形態等系統是無法山寨的。
廈門設計師 蒙亮
很少發言,俺今兒也忍不住說兩句。抄襲永遠是可恥可恨的行為。一個健康的社會,絕對不會抄襲橫行。面對抄襲,設計師可以抱團向抄襲行為戰斗。我有個建議:政府不作為,我們也許可以向各大家具展取得幫助。發現抄襲的企業,下次展會的參展資格要重新評估,這樣老虎們就會怕了。另外,設計師也可以成立同業公會,共同出謀劃策,互通有無,共同發展。
woodson
當設計成為品牌識別度進而影響消費行為時就會進入商業階段的考驗,除了抱團取暖外還應強化自身商業競爭力,如成本控制,時效掌握,通路開發,顧客心理,廣播文宣的力道,多管齊下才能降低山寨的可能性,只靠單一的力量是阻擋不了商業的誘感,期待原創設計力量的全面發展。
設計師 盧濤
今天晚上的討論是亞楠主持的正式論壇嗎?如果是,多談兩句:展覽會在中國家具現階段還是最真接,最有效的商業交易平臺和信息交流渠道,就算意大利、美國也是如此。但欣喜的看到,這兩年的中國家具展已經從貿易趨動力展迅速發展成設計趨動力展,特別以上海展和深圳為代表,這兩個展已經成為設計原創的首發地和首秀場。這是好事兒,成行才能成市,設計者不要懼怕市場上的跟風者,市場和消費者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堅信樸素自然、實用美觀的產品才是設計者真正的代言人。
連線傳媒 盛夫
剛看了前面白天的討論 關于打擊抄襲的事本應是法律、行業組織和會展平臺的事,但是目前看作為比較小(企業維權和媒體打假不是長久之計) 從企業角度來說,如果怕抄襲,說明品牌可能存在兩方面問題:一商業上不夠強,二文化上比較弱。
廣東省家具協會秘書長 張承志
抄襲行為不可能完全滅絕,須要法律、政府、行業協會、設計師、制造者、商業、會展業共同努力。
至于“新中式“我們把眼光放遠點,時間拉長點,它不是一個時代的事,可能是一個朝代的事,作為當代的當事人,我們多干、少說。
杭州設計師 博航
在當下中國創新環境的良性發展是我們的未來,更是子孫后代的未來!看看意大利,德國,美國,日本,還有幾千萬人口的韓國!抄襲者就是搶劫者!掠奪了創新者和企業付出的心血,剽竊者就是盜竊者!前者肆無忌憚,冠冕堂皇,后者掩耳盜鈴,惺惺作態!一個國家的態度,行業的態度,教育的態度,創作者的態度,民眾的態度,就是我們社會的土壤,非常同意陳寶光副理事長對抄襲剽竊者的零容忍提議,改良我們創新的土壤環境同時也是我們每一位不可推卸的責任和使命,知恥而后勇,要有所作為!能領導的就一定要組織,能行動的就一定不要觀望,能表態的就一定不要沉默,能出錢的就一定不要過于功利!
看了關于新中式風格的定義和探討,我們的路還很長,但我們都已經身在其中了。
這和企業的商業模式和管理邏輯一致。有專利保護最好,沒有的國家或領域要建設,同時要靠自己,獨特價值、核心競爭力來自價值鏈的互鎖,買不來,偷不走,學不會。核心能力是山寨的最高門檻。
設計師 潘杰
看到大家討論抄襲與反抄襲很熱火,我作為受害者想與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自“觀唐”上市以來就被抄襲,除了廠家抄襲,還有室內設計師的指導的制仿品,現在真是打假無力啊!在不少會所、酒店都能看到“觀唐”的仿制品,在淘寶、天貓上有十幾個店家在賣仿制品,還有的商家盜用“觀唐”的圖片接受定制等等。
廠家抄襲不可怕,可怕的是室內、空間設計師提議客戶去定制仿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