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樂居周刊》第47期雜志在“設計”欄目中刊登了我司經典項目——廣東珠海時代傾城售樓部,以“生活藝術家的浪漫美學氣質”為題,對項目進行深度介紹。
隨后欄目編輯對我司執行董事、設計總監謝英凱先生進行采訪,通過文字向讀者分享了自己獨特的設計態度,并提出好的設計應該“遵循使用者的需求,甚至是創造一種適合使用者的生活或休閑方式。”
1. 您在設計中很強調差異化這個東西,具體說來,您是怎樣在作品中體現出來差異化這個詞的?
前段時間有網站發起投票評選中國最丑建筑,一時間就引起了網民熱議,雖然評判美丑是個人的主觀意志,沒有絕對標準,但這些報導或許能帶給我們整個設計行業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我所強調的差異化是拒絕千篇一律的同質化,但也不是單純追求標新立異,嘩眾取寵的“丑”建筑,包括在我的設計中,也力求下一個項目要更完美。我認為設計中的差異化并不是刻意去表達或是用夸張的元素去堆砌,用心做好設計,不要為了設計而去做設計,是遵循使用者的需求甚至是創造一種適合使用者的生活或休閑方式,同時又不偏離使用者的需求初衷。我是這樣做的,有的設計師不是,那么這就是差異了。
2. 從您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簡約中透露出的奢華,這是您一直以來都比較喜歡的一種設計效果?
不能這樣總結,我個人是個非常簡單的人,每天的生活除了工作就是陪家人或朋友,所以我喜歡的風格是比較偏當代簡約路線的,這種less is more的方式更符合現代人快速高壓的生活狀態,簡約不簡單,用最直白的裝飾語言營造出整個空間的個性和寧靜。但個人喜好與市場需求是不能劃等號的,我既然是個設計師,就要懂得去平衡商業設計中的使用者需求,因為公司的項目都是高端休閑商業類型的,所以我不希望做金碧輝煌的所謂高端,而是做有情感共鳴、精致審美和現代藝術氣息的作品。
3. 在您的眼中,怎樣的設計才是好設計?
我認為好的設計是能為使用者解決問題的,能夠改變當下人們的使用需求,并創造價值,這個價值不僅僅只是商業行為,還包括藝術的表現、文化哲學的傳承、對美學的研究以及大眾審美意識的提升。
4. 您設計的作品多是商業設計,像酒店、KTV這些商業場所,還有就是辦公室,不知道您平時是否也會去做一些住宅的設計,像是為朋友或者自己的親屬,還有就是,您自己的家?在詮釋這樣的作品時,與商業設計的區別都體現在哪里?
設計理論是相通,不同的是詮釋的手法。不能說商業項目和家裝項目哪個要更加難,因為商業項目要面對的是無數終端業主,需要去分析市場定位、人群定位、消費行為習慣、風格趨勢等內容,而家裝項目面對的少眾業主,會更加個性化,需要去深度了解業主的背景、使用需求、個人喜好以及對未來生活的想象。如果非要說區別,可能就是微信和微信朋友圈的關系,呵呵呵。
5. 您認為,設計的意義并不僅僅是裝飾,那么它們的延伸意義都是哪些?
設計的意義是生活質量的提高,設計一種既符合使用者基本需要又高于現有生活標準的生活方式,把更多的藝術元素融入進去,提高使用者生活情愫;賦予空間多種功能,滿足更多生活需要。設計最重要的是能給使用者一些新的需要,將他們帶入一個新的生活狀態。
6. 您對哪種顏色更感興趣,它在您的作品中也經常出現嗎?
色彩的運用在設計中是非常重要的。我個人比較純粹,喜歡黑白兩色,在商業項目中當然看不出來這個傾向,但在我自己的辦公間里,只有一種顏色——白色,我比較喜歡這種干凈、寧靜的感覺。但在我的設計作品中,就需要根據項目特征來選用適合的色彩,比如在娛樂項目中會注重燈光營造色彩,能夠讓空間現場旖旎多彩,但在度假酒店中就要相對雅致、寧靜一些,就會選用大地色、自然色等。
7. 看您的很多造型都是帶著鴨舌帽的,這是您的標志形象?能和我們說說它有什么淵源嗎?
謝謝你認為這是我的一個標志,有很多人看到鴨舌帽聯想到我,其實也沒有特定的淵源,只是我的個人喜好,我比較喜歡這種風格的裝扮而已。
8. 可以和我們分析一下您在設計之外的一些愛好嗎?它們是否也對您的設計產生著一定影響?
平時的生活都比較忙碌,畫圖、開會、出差,這是我的日常工作三部曲。閑暇的時間我會看看電影、聽音樂、讀書或者旅行,我是個對生活充滿好奇的人,做設計需要廣闊的眼界,除了要多看、多想、多觀察,還要多體驗、多嘗試,我的所有愛好都是一種學習。
9. “無論是建筑還是室內,只要事關創意,哪怕是設計馬桶,我也樂于嘗試。”不知道您現在是否已經開始嘗試著做些其他方面的創意設計了?
設計公廁算是一次跨界吧,三年前和幾位志同道合的設計師一同成立了“七+5”公益設計組織,希望能用我們的專業設計為更多的人服務,為這個城市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經過三年的調研和考察,我們6個設計師根據公廁現在存在的一些問題,分別設計出幾種新式公廁,然后在今年的廣州國際設計周舉辦了“城市公廁設計展”。因為有社會各界的支持和關注,展覽出來后效果很不錯,我們也準備在明年舉辦全國巡展,號召更多人關注城市公廁問題并加入改造行動,讓我們的城市生活更美好更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