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消費者、設計師和家裝公司提供專業交流分享平臺,這是iColor網站(www.icolor.com.cn)的自我要求和定位,設計大師是年輕設計師的榜樣。對iColor而言,設計大師的加入為iColor注入更多的力量,為年輕設計師的成長帶來幫助。而對設計大師來說,他們可以借此平臺讓更多的消費者了解自己及作品。這次強強聯合,定能給室內設計行業創造新的機遇和可能。借此機會,記者采訪到了室內設計大師方峻,與他聊聊有關于室內設計的那些事兒。
記者:您是如何看待生活方式和室內設計的關系呢?
方峻:近年來大家對于“綠色人居”的關注,這其實是公眾對健康生活的理性回歸。人的感覺、聽覺、視覺、嗅覺等方面時刻影響著身心健康,而空間的設計正正深刻地影響著人的這些感官,所以設計必須站在人的健康角度去考量,人的健康就是設計內在的可持續性。2013年設計的空間或房子在現在看是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的,過了10年甚至20年,這些設計仍然如此有益而沒有過時,這才稱得上是好的設計。放眼世界范圍,這種設計的可持續性可從歐洲的不少經典建筑中得到佐證。
記者:色彩在空間設計中往往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能跟我們分享一下您在色彩運用上的心得嗎?
方峻:色彩幫助設計作品,成為一個個生動精彩的可以講述的故事。沒有了色彩,故事是很難延展且精彩的。譬如,我們看到紅色,馬上會想象到血與火,我們通過這個色彩去表達激情、傳達火熱與浪漫的情懷,去講述一個關于青春或者關于歡慶的故事。然倘若我們將紅色中點綴、搭配一些白色、藍色、褐色、亦或是金色,予人就完全是另外的感受----不同的色系,又加上不同的明度,每一種搭配都會展示出不一樣的格調和內涵,因此,故事在色彩的搭配中又悄然發生變化。在室內設計中,色彩是感知,是能量,是傳達,甚至是魔術,它更是在幫助作品成為令人浮想聯翩的故事。
其實,色彩的呈現實在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而室內設計中,不同的業態所需要呈現的色彩、光線效果是不盡相同的。我個人傾向于這樣的一個區分:對于色彩的把握和運用,依據展示類型和應用類型作品各有不同的理解和詮釋。對于展示性作品,作為設計師應該大膽創新,并善于從我們的生活中,從大自然中選取相應色彩去布局、演繹所要表達的美。而倘若所展示的作品能成為樂于分享的生動故事,或是一個個回味無窮、記憶深刻的文化符號,這樣,賦予此設計空間的將具有更高的價值和意義。對于應用類作品,則要切合個體居住的需求,人性化地考慮色彩和光線的良好運用,虛實對話,動靜相宜,不僅僅能表現家居之美,更能令人與和諧的色彩產生共鳴,與空間人居合一,從而達至身心愉悅,諧和平衡的完美意境。
記者:您覺得設計應該具備哪些元素呢?您又是如何去詮釋設計的呢?
方峻:每個設計是應該可以傳播故事的。以最近一個以梵高的名作《鳶尾花》為主題的設計項目為例,我把這幅名畫的色彩運用重新以設計的手法展現在空間之中,包括地面、墻紙、家具、天花的色彩使用技巧都與該名畫如出一轍,而又經過設計手法的重新演繹,結果出來的空間效果十分和諧又漂亮!業主希望項目以法式風格表現,而鳶尾花又是法國的國花,梵高的這幅畫以靈活飽滿的筆觸蘸滿厚重的色彩,具有天然本真的生命力,把這種經典的色彩重新演繹既可以勾勒自己內心的藝術理想,又飽含畫作和設計內在“無語傾訴”的故事。
閑時我很喜歡自己下廚,我認為“治大國如烹小鮮”,“做設計如烹小鮮”,因為烹飪和設計是相通的,都講究選材料、搭配,通過各種混搭、方法、技巧等來創造作品。
記者:交流平臺往往對設計師的成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您知道哪些交流平臺嗎?我們知道iColor網站也是屬于設計師交流網站類,您覺得這類網站有何意義之處呢?
方峻:不好意思,由于時間比較忙,這類網站了解的也比較少。不過這樣的網站很有意義,對于年輕設計師的成長很有幫助,也可以為設計師提供很多新的資訊。有幸生活在大信息時代,愿與大家在這無疆界分享的大時代互勉共進。
文章轉載自iColor網站
iColor網址:www.iColo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