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家居新聞中心2015年度重磅策劃,“真言2015”系列將與家居行業的頂級企業大佬,智慧企業家深入對話。2015春季廣東家具展期間,新浪家居采訪到聯邦高登副總經理林福來先生,聽他談談家具行業真實的生存狀況。

“真言2015”之聯邦高登林福來 新浪家居:習主席去年提出新常態概念,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中國制造2025”,您如何看待國家政策對家具行業的影響,以及目前行業發展的困難和機遇? 林福來:從李克強總理的表態來看,國家的確重視中國制造業轉型。對企業來說,有自身問題存在,需要進行很多改變或升級來應對挑戰,比如人才難題,轉型后需要更高技術能力水平的員工。同時,家居行業作為以制造環節為主的產業,轉型過程中需要進行設備改造,超自動化方向發展,這并不是很容易實現。 就我了解,很多國家在進行產業轉型升級的時候會有一定的政策支持,比如進口稅的減增或者銀行政策幫助中小企業轉型。目前我們很多企業也想轉型,但需要國家提供一個方向或者支持。毫無疑問,國家政策能夠對企業的轉型升級能起到加快速度的作用。目前尚未有這樣的政策落實,不過也許之后會有。 當然,轉不轉型最重要的還是看企業本身,雖然國家提出要制造業要轉型,但有些企業認為自己沒問題,不需要轉型。 新浪家居:李克強總理還提出了互聯網+概念,即希望各行各業都能利用好互聯網,線上線下結合。家具行業的互聯網運用情況怎么樣? 林福來:目前對互聯網運用還在探索階段,定制家居在網上沒辦法形成交易,主要是推廣作用。有些企業在互聯網上已經有比較多實踐,但跟其它行業的風風火火的互聯網化沒辦法比。對定制企業來說,沒辦法經營網點,只能經營網上體驗館,提供更多信息、互動,在了解后到線下體驗購買。O2O是一個方向。 新浪家居:中國家具企業中,目前尚未出現年產值100億以上的企業,您覺得原因是什么? 林福來:縱向對比來看,雖然家居行業市場規模遠大于家電市場規模,但家電行業千億企業已經有五家,家居行業百億企業尚未有。其中不僅要看市場體量,還要看企業數量。你想想,做家電的企業有多少家?做家居的企業又有多少家?家居企業競爭非常激烈。 新浪家居:您認為家居行業哪一類型企業有機會成為所謂的百億企業? 林福來:這涉及到2014年大家都談的“大家居”概念。為什么要做大家居?主要是要把體量做大。我不僅賣衣柜櫥柜,還賣壁紙、床具。一個企業是整體家居型,從臥室到廚房、客廳所有的產品都做,所謂的百億企業目標也許就比較容易達到。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只做沙發或只做床上用品的企業,要達到這個目標就會需要更多的時間。 新浪家居:這就涉及到企業“多元化”與“專業化”的爭論了。 林福來:對,做大家居的需要企業有很多資金和精力投入,多樣化品類運作并不一定成功。還有一個專注性,多元化運作很容易分散了注意力。聯邦高登專注于家居定制領域,不會考慮木門之類發展。 前段時間有個機構做了個測試發現,與在“大家居”企業購買全部家居產品相比,消費者更傾向于在各個在本領域做到極致的企業購買。專業化企業有品牌沉淀,熟悉的受眾群。“大家居”并不是你提供了方便給消費者,關鍵是消費者認不認可。還有個問題是,今天一個企業樹立了專業定制的形象,明天有說墻紙和門也能做。當處理不到位的時候,一個企業原本專業定制的形象也坍塌了,甚至被消費者淡忘了。 新浪家居:面對目前經濟大環境,您作為企業高層覺得壓力大嗎? 林福來:在我們層面上,需要做產品研發、生產制造、銷售推廣、經銷商管理等很多工作,我們需要考慮如何把每個環節做好。其中,出品的時間和類型,讓顧客更滿意,是壓力最大。

“真言2015”之聯邦高登林福來 新浪家居:習主席去年提出新常態概念,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中國制造2025”,您如何看待國家政策對家具行業的影響,以及目前行業發展的困難和機遇? 林福來:從李克強總理的表態來看,國家的確重視中國制造業轉型。對企業來說,有自身問題存在,需要進行很多改變或升級來應對挑戰,比如人才難題,轉型后需要更高技術能力水平的員工。同時,家居行業作為以制造環節為主的產業,轉型過程中需要進行設備改造,超自動化方向發展,這并不是很容易實現。 就我了解,很多國家在進行產業轉型升級的時候會有一定的政策支持,比如進口稅的減增或者銀行政策幫助中小企業轉型。目前我們很多企業也想轉型,但需要國家提供一個方向或者支持。毫無疑問,國家政策能夠對企業的轉型升級能起到加快速度的作用。目前尚未有這樣的政策落實,不過也許之后會有。 當然,轉不轉型最重要的還是看企業本身,雖然國家提出要制造業要轉型,但有些企業認為自己沒問題,不需要轉型。 新浪家居:李克強總理還提出了互聯網+概念,即希望各行各業都能利用好互聯網,線上線下結合。家具行業的互聯網運用情況怎么樣? 林福來:目前對互聯網運用還在探索階段,定制家居在網上沒辦法形成交易,主要是推廣作用。有些企業在互聯網上已經有比較多實踐,但跟其它行業的風風火火的互聯網化沒辦法比。對定制企業來說,沒辦法經營網點,只能經營網上體驗館,提供更多信息、互動,在了解后到線下體驗購買。O2O是一個方向。 新浪家居:中國家具企業中,目前尚未出現年產值100億以上的企業,您覺得原因是什么? 林福來:縱向對比來看,雖然家居行業市場規模遠大于家電市場規模,但家電行業千億企業已經有五家,家居行業百億企業尚未有。其中不僅要看市場體量,還要看企業數量。你想想,做家電的企業有多少家?做家居的企業又有多少家?家居企業競爭非常激烈。 新浪家居:您認為家居行業哪一類型企業有機會成為所謂的百億企業? 林福來:這涉及到2014年大家都談的“大家居”概念。為什么要做大家居?主要是要把體量做大。我不僅賣衣柜櫥柜,還賣壁紙、床具。一個企業是整體家居型,從臥室到廚房、客廳所有的產品都做,所謂的百億企業目標也許就比較容易達到。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只做沙發或只做床上用品的企業,要達到這個目標就會需要更多的時間。 新浪家居:這就涉及到企業“多元化”與“專業化”的爭論了。 林福來:對,做大家居的需要企業有很多資金和精力投入,多樣化品類運作并不一定成功。還有一個專注性,多元化運作很容易分散了注意力。聯邦高登專注于家居定制領域,不會考慮木門之類發展。 前段時間有個機構做了個測試發現,與在“大家居”企業購買全部家居產品相比,消費者更傾向于在各個在本領域做到極致的企業購買。專業化企業有品牌沉淀,熟悉的受眾群。“大家居”并不是你提供了方便給消費者,關鍵是消費者認不認可。還有個問題是,今天一個企業樹立了專業定制的形象,明天有說墻紙和門也能做。當處理不到位的時候,一個企業原本專業定制的形象也坍塌了,甚至被消費者淡忘了。 新浪家居:面對目前經濟大環境,您作為企業高層覺得壓力大嗎? 林福來:在我們層面上,需要做產品研發、生產制造、銷售推廣、經銷商管理等很多工作,我們需要考慮如何把每個環節做好。其中,出品的時間和類型,讓顧客更滿意,是壓力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