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小米家裝”再次成為焦點,但是這次的起因,卻是源自雷軍在兩會期間接受采訪時明確指出,小米沒有做家裝,只是順為資本投資了一家名為“愛空間”的公司,以實踐用互聯網思維來改造實體經濟,但小米并不會進入家裝市場。小米不是什么產品都做,目前只高度聚焦在手機、平板、電視、盒子、路由器這五大產品上。
這家名為愛空間的家裝業新秀,曾因被冠以“小米家裝”而攪動家裝市場,尤其令許多定位大眾化的老牌家裝公司危機感倍增,甚至推出與愛空間針鋒相對的業務,大有對峙之勢。
然而,上周雷軍的澄清,是否意味著家裝行業的動蕩即將結束?究竟這場攪局僅是曇花一現,還是會繼續發酵?
愛空間到底是誰?
上周,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雷軍說,有個創業者跟他聊裝修,在他看來,裝修行業的問題很多,還給了這位創業者一些建議,而這位創業者覺得建議不錯,于是創辦了一家公司。在這家公司運營一段時間后,順為資本進行了一些投資。
而那位跟雷軍交流過的創業者,便是陳煒,他創辦的家裝公司就是“愛空間”。
今年年初,這家被順為資本“相中”的公司,或許是因順為資本的出資人和創始合伙人之一是小米雷軍,又或是因宣稱將小米的理念運用到家裝領域,于是愛空間一直被冠以“小米家裝”的頭銜。
對于雷軍此次澄清,業內也持不同的觀點。且不論究竟是愛空間借小米炒作讓雷軍看不下去了,還是這次澄清是炒作流程中的一環,“愛空間”的開工排期已到6、7月,這點是真真切切的事實。
其實,業內人士并不關心“小米家裝”與小米的關系,他們更關心此次愛空間用互聯網思維改造家裝行業的案例能否成功?而消費者關心的是,愛空間能否兌現承諾,其提供的服務有沒有保障?
PK將結束?
“你們跟‘小米家裝’有什么區別?”、“‘小米家裝’給我承諾的是20天工期,你們怎么要55天?”、“老房‘小米家裝’要每平方米加收119元,你們加嗎?”……記者上周末在圣點裝飾走訪時發現,不少前來咨詢的消費者,嘴里都提到了“小米家裝”。
“愛空間”的出現攪動了家裝市場。上周,本刊也報道了關于業內老牌家裝公司圣點裝飾針對愛空間“699元、20天完工”服務,推出免息分期后付款698元裝修套餐,要和這家新秀公司“掰手腕兒”的內容。
可正是在圣點裝飾和愛空間較量之時,雷軍卻拋出了這樣的信號。再加之圣點裝飾在推出698元套餐時便留了“活話”:698元套餐并非長期業務,此次限量500套。新老PK會不會就此終結?消費者還能否繼續坐享鷸蚌相爭期間的漁翁之利?
“我們目前還不能確定雷軍此舉的真正意圖是什么,而與‘愛空間’撞單的現象也的確存在。”圣點裝飾執行總裁張暄表示,目前公司沒有終止698元套餐活動的計劃,甚至此輪活動結束后,還考慮進一步推出創新型產品。
事實上,除了明著“劍指”愛空間之外,定位大眾化的家裝公司也都在如何用服務“粘”住客戶上暗自使勁兒。3·15期間圣點裝飾推出“挑毛病”活動,參與活動的消費者在裝修中每發現一個問題將獎勵100元;實創裝飾則與中國質量萬里行合作,征集200套“施工保障團”樣板房;今朝裝飾則推出“1+N”局裝套餐,利用“不掙錢”的局部裝修牢牢抓住潛在客戶。
本報記者 孫婷婷
圖/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