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
換個思路玩兒電商
在改變了服裝和家電業后,自去年開始,“電商”正逐漸在家居行業滲透。過去,在電商平臺上活躍的,往往是一些家居業的“屌絲”品牌,然而從去年開始,越來越多的知名品牌開始出現在電商平臺。
2014年7月底,家居電商平臺美樂樂CEO高揚發布微信,宣稱其網站正式開始預售Sealy(絲漣)、Simmons(席夢思)、KingKoil(金可兒)三大高端美國進口床墊,并標榜其價格是國內零售價的一半甚至1/3不到。2014年8月,集美家居宣布與我愛我家裝修網共同打造一個面積達3300平方米的體驗中心。2014年11月19日,德豪潤達的智能家居、雷士的照明業務通過建立網上電商平臺實現線上線下的融合。除了家居廠商,大代理商也在主動“觸電”。華耐立家建材連鎖以及遠東美居建材連鎖均在去年初就登陸天貓、京東B2C電商平臺。
然而,對于“電商”的理解和應用方式,一些企業有其獨到的見解。居然之家便打破常規,將其線上線下一體化平臺作為一項服務舉措,而不是將線上當作割裂于線下的銷售渠道。
[點評]
在移動互聯時代,“電商”無疑將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很多家居建材行業在涉足“電商”時,多采取將線下商城搬到線上,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出現。但事實上,“電商”的運作遠沒有這么簡單,而是要從根上改變現有的思維模式。家居企業搞“電商”,如果繼續沿用現有的思維模式、成本計算方式將很難有所突破。搞“電商”需要大膽地用未來的眼光評估當下。
維權
企業維權意識增強
本月初,洛可可總裁賈偉表示,將拿起法律武器保護其公司的原創設計——55度杯。“在‘55度杯’被大規模盜版前,公司內部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都沒有法務部門。”賈偉表示,事件發生后,公司不僅特設法務部門負責維權,還在近期特派一名股東專門駐扎南方某城進行維權。然而,在維權的過程中,這家公司能做的,只能是通過發布新款產品,來降低盜版商通過低價銷售對產品本身造成的傷害。事實上,第一代產品上市僅兩個多月。
去年11月,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成立,但由于地域限制,55度杯案只能向南方某城當地政府部門尋求幫助。但由于盜版生產商分散且已經形成規模,監管也面臨很大困難。
事實上,家居業抄襲事件不勝枚舉。2012年3月,四海家具召開新聞發布會,狀告藝家百年抄襲其專利產品,此事件成為那一年廣州展又一波被曝出的抄襲門事件;2012年9月,在第26屆東莞國際家具博覽會上,松果兒童家具推出的一款兒童床,涉嫌抄襲斯堪維亞丹麥兒童家具其中一款代表產品“樹屋”;2012年11月,賴氏家具因涉嫌抄襲遭雙葉索賠2500余萬;2013年3月19日,在深圳家具展的開幕式上,榮麟家居指控柏森抄襲其原創產品。
面對抄襲,絕大部分家具企業選擇了“忍氣吞聲”。然而2014年8月,雙葉家具的勝訴給家居企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2014年11月19日,百強家具正式起訴一統、宣毅、東升家具,該案也成為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成立以來第一起過億元的案件。
[點評]
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朱長嶺曾在接愛媒體采訪時指出,知識產權保護問題長期困擾著家具行業的發展,抄襲外觀設計的現象在業內時有發生。由于維權成本高,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被抄襲企業選擇了沉默。去年開始,曾經“沉默是金”的企業,如今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而且這種勢頭有越燒越旺的趨勢。其實隨著家具行業的日益壯大,知識產權的保護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這不僅需要業內加大宣傳、加強普法,法律界也要負起真正保護大企業知識產權的責任,同時幫助中小企業建立自己的知識產權申報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