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15維權追蹤一:衣柜消費維權意識數據報告”來看,當下社會衣柜消費者趨于年輕化,維權意識普遍較高。不斷被曝光的衣柜售后投訴問題也恰好說明了這一點,那么,消費者應該如何去避免遇到這樣的問題?在3.15維權追蹤二中我們將詳細為您解答。
1、投訴問題之“軟設備”不足——服務態度太差
舉例說明:索菲亞很“傲嬌”,消費者很生氣
2013年3月中旬。某消費者前往索菲亞代理商處申請上門量尺,3月28日量尺,4月2日制圖。但在4月3日中午看到設計圖時,發現一個餐邊柜有10個抽屜,設計很不專業。銷售員李女士對他們愛理不理。之后數次致電設計師伍某,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樣:已經發送郵件,但消費者并未收到郵件。
好的服務態度,不僅是“銷售良藥”,更是構建企業品牌美譽度的關鍵因素。但隨著衣柜市場格局基本形成,中小企業面對生存壓力,恨不得把每一個消費者都“吃了”,或夸大產品功效,或強買強賣;而部分大企業,一些銷售人員喜歡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仿佛整個衣柜市場,都是他們的,多一個或者少一個消費者也不會對他們有太大影響。
其實,遇到這種問題,消費者不能“任人擺布”,而應該掌握自己的主動權,了解維權的相關知識,從而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
2、投訴問題之“內涵”失德——甲醛超標
舉例說明:市民四測衣柜甲醛超標,朗格印象家居把人嚇哭
遙遠的2012年10月份,許先生從南方建材市場朗格印象家居訂購了一套衣柜。當年12月搬進新家后,房間里充斥著一股刺鼻的怪味。許先生擔心剛做好的衣柜甲醛釋放量超標,沒有及時入住,而是選擇通風半年。隨后,他又請檢測機構檢測家中空氣,結果為甲醛超標數倍。于是,許先生又通風了3個月。
2013年9月,房間經過9個月的通風,空氣檢測結果居然還是甲醛超標,但含量已經下降。“平時多開窗通風,甲醛會慢慢釋放。”許先生抱著僥幸心理,搬進了新家。然而,讓他氣憤的是,一段時間之后,許先生3歲的小孩經常咳嗽、感冒。他第三次檢測空氣,甲醛含量仍超標!慢著,還沒完,2014年5月下旬,許先生將衣柜里其中一塊木板拆下,送往福建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所檢測,結果顯示,衣柜木板的甲醛果然超標。
四測甲醛,許先生夠拼!但四次測量結果,均顯示甲醛超標,朗格印象家居夠“狠”!
眾所周知,甲醛超標會嚴重影響消費者身體健康,輕則造成眼鼻及呼吸道感染,重則導致白血病或鼻咽癌。不管你們怕不怕,筆者已嚇哭!諸位購買衣柜的消費者,遠離甲醛,需從售前開始。直接找人來檢測,有點不現實,但至少得讓商家提供相關的質檢證明,萬一發現問題,這就是“一手證據”。
3、投訴問題之硬件設施太爛——爆皮
舉例說明:衣柜未用就爆皮,鑫家居裝飾納悶兒的無言以對
2013年9月,李先生在鑫家居裝飾公司訂做了一個大衣柜,年底交付,心里美美噠。可就在2014年4月份,房子還沒入住,柜體里側部分地方就出現了翻皮鼓皮的現象。慶幸的是,裝修公司很快派工程監理前去進行維修,把鼓包起皮的地方給“沾貼”上了。可好景不長,到了6月初,原先爆皮的部位還是出現了問題,并且在其他地方也出現了一些鼓包起皮的現象。李先生簡直氣壞了。
其實,鼓包起皮算得上是很小的問題,類似的問題也有很多。可正是這些小問題,被不少衣柜企業所忽略,也正是這些小問題,讓衣柜商家懶得去理會,懶得去處理,甚至干脆讓消費者自己去解決。筆者不禁想代表消費者問一下,論衣柜維修技術,消費者強,還是商家強?
4、投訴問題之“作風”不良——錢到即止
舉例說明:收了錢就不理不睬,班爾奇“奇招”吸睛
據某位網友自己爆料,去年11月去廣州琶洲展館的班爾奇定制衣柜參觀,本來是出于對其展館內衣柜顏色和風格的欣賞,于是前去和銷售人員商談。他們的態度很好,答應任選3樣家具就給打7折,但是得先交500元作為定金,然后才能上門量尺寸。在押金條上寫著,一旦上門量尺寸,絕不退押金。這點倒是可以理解,但關鍵是真的量好了尺寸,收了錢,卻沒人再過問了,態度360度大轉變,不聞不問。
錢沒有多少,但商家的這種做事風格,著實讓筆者感到驚訝。其實,現在有不少衣柜商家都有類似的問題。消費者購買衣柜前,商家把他們奉為上帝,悉心為他們介紹各類產品,承諾各種貼心的服務,但一旦消費者交了錢,商家就會自己翻身做上帝,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讓消費者略感心寒。
點評:衣柜消費者投訴的問題可謂種類繁多,花樣百出。但觀問題的本質,更多的是商家對于消費者的不負責,沒有真正地把消費者的利益放在首要的位置。
一年一度的“3.15消費者權益日”又將掀起消費者投訴熱潮,衣柜企業不妨靜下心來,認真傾聽衣柜消費者的“心聲”,然后去審視自身的不足,把新的一年,當做新的契機,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當然,衣柜消費者也應該從這些曝光問題中,吸取經驗教訓,在購買衣柜前,多多去了解相關的產品信息、行業標準、法規政策等。只有這樣,才能在購買衣柜的時候,不會被商家“牽著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