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會”上,“話題明星”馬桶蓋再次上頭條。
繼成為吳曉波的文章主角、消費者的關注熱點、兩會期間熱議話題之后,馬桶蓋再次在 “3·15晚會”亮相。晚會主持人分析認為,中國消費者專程坐飛機去日本買馬桶蓋背后,是一種“洋品牌比國產品牌好”的消費觀念。2014年全國檢驗檢疫機構進口服裝質檢的權威發布顯示,ARMANNI、LAPERLA等美國知名品牌服飾質量不合格,給盲目“崇洋媚外”的消費者上了一課。消費者不禁問:千里迢迢赴往日本購買的馬桶蓋真的比國產馬桶蓋好嗎?未必!
日本買馬桶蓋“水土不服”問題不少
新浪家居記者獲悉,中國消費者從日本購買的馬桶蓋“問題不少”。目前,已有部分消費者反映從日本帶回來的馬桶蓋用了沒多久就出現出水不暢的問題,經檢測是水垢把出水孔堵住了。
據了解,日本智能馬桶蓋的“溫水清洗”功能需要儲水罐實時加熱保持恒溫。由于日本的水質較軟,在加熱、冷卻的過程中不會出現太多水垢;而中國很多地區水質偏硬,容易產生水垢堵住出水孔。因此在一些水質較硬的地區,這種馬桶蓋使用五六個月就可能被堵住出水孔造成故障。
新浪家居記者進一步了解到,日本馬桶蓋在中國“水土不服”還體現在諸多方面。譬如日本馬桶蓋儲熱式水箱不僅出現容易出現水孔被堵的問題,還會因為水質不好容易滋生細菌;日本的電壓是110V,帶回國內使用需要加裝電源適配器;從日本帶回來的馬桶蓋,需要自己安裝,售后和維修非常麻煩。
箭牌衛浴智能蓋板研發中心總監薛永華則指出了一個對消費者安全密切相關的問題。日本的衛生間和洗浴間嚴格分離,因此不會考慮產品防潮和因此帶來的安全問題。進入中國后,浴室和衛生間相連的環境下水汽很容易破壞智能馬桶電子線路板。“中國智能馬桶生產商比如箭牌衛浴則進行了針對性的防潮設計。從這一角度來看,國產智能馬桶更適合中國消費者。”
消費者“崇洋媚外”還是信息不對稱?
諸多“水土不服“的隱患之下,為什么那么多中國消費者赴日本購買馬桶蓋?3·15晚會主持人認為,這是中國消費者一直以來“洋品牌比國產品牌好”的消費觀念作祟。新浪家居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多數對智能馬桶感興趣的消費者普遍認為,日本智能馬桶市場比較成熟,而且質量監管更到位,購買更放心。
廈門艾拓瑞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建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公司生產的智能馬桶蓋,遠銷俄羅斯、歐洲等地,但在國內銷量并不好。目前,廈門產的智能馬桶蓋90%以上都出口了,在國內市場很難推廣。”
東鵬控股總裁蔡初陽則認為,中國消費者去日本買馬桶蓋很大原因在于信息不對稱。10年前,國產馬桶蓋制造技術以及質量控制的確有欠缺,導致以前使用馬桶蓋的消費者對國產品牌有心理障礙。近十年來國產智能蓋板生產技術及產品質量已足以與日本比肩甚至超越,但消費者信息還處于滯后狀態,還是傾向于在日本買。
恒潔衛浴董事長謝偉藩的觀點與蔡初陽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很慚愧,我們的產品還賣得太少。”他認為,正是因為目前還太少人用優秀的國產品牌產品,導致目前很多消費者還一直以為中國產品不如外國。
空調行業領軍企業掌舵人董明珠也贊同謝偉藩的觀點,“他說的話我非常理解,你企業的聲音很小,更多人接觸的是質量確實不行,就變成中國人都說不行。” 董明珠認為,這是中國制造業給國人以及國際印象差的原因之一。
國產馬桶蓋質量不比日本差
“有機會看到他(吳曉波)的話,我會告訴他,我們的馬桶一點都不輸給日本,完全不需要去日本買。”謝偉藩這句話打算對吳曉波說,也想對中國消費者說。
眾多業內人士也紛紛作出類似申明,九牧副總裁張彬表示,“我們九牧的智能馬桶產品一點也不差,性價比超高,完勝日貨。”并在微信朋友圈召集九牧衛浴的智能馬桶蓋產品試用對象,并對新浪家居等媒體開放工廠參觀,不少現場參觀調研的媒體表示,國產智能馬桶產品的確已經走在前端。
恒潔衛浴辦公室主任梁健生從年前的日本智能馬桶考察之旅得出結論,從功能來看,日本智能馬桶目前主要是以簡單的加熱和清洗功能為主的第一代智能產品,而中國的智能馬桶如恒潔等大品牌的技術已經進入第四代,普遍采用即熱式活水加熱,除加熱和清洗外,還擁有智能落座感應、暖風干燥、殺菌、智能遙控、夜燈、坐便圈智能加熱等等很多融合現代智能科技的多種功能。
北京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院長助理、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副秘書長王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智能型馬桶蓋的技術不成問題,中國企業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生產此類產品。目前中國衛浴產品的生產和消費量都是世界最大的,質量并不比國外差。
新浪家居記者注意到,針對中國水質比日本差、衛生間干濕未分離水汽重的特點,中國智能坐便器在水質過濾處理,在防潮技術上都有針對性研發。此前有報道指出,中日兩國不同品牌、功能相當的兩款智能馬桶蓋,中國品牌的銷售價格還要遠遠低于日本品牌。(文/新浪家居 黎娟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