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裝修市場群雄逐鹿,萬科、樂居、小米、有住網等互聯網家裝紛紛加入到這場戰爭,難道一場業內的變革真的到來了嗎?
據記者采訪了解到,日前小米推出699元/平方,20天工期,1元設計費,號稱零利潤裝修,同時早一步進入杭州的百變加定位80 90,價格優惠幅度更超過小米。面對來勢兇兇的互聯網家裝,是否會對本地傳統家裝市場造成沖擊?對此業內資深人士表示諸多質疑,裝修是個系統工程,低價并不一定能占領市場,其實低價套餐在杭城已出現好幾年了,最后都難以生存,一個不追求利潤的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竟爭中能生存多久,更談不上售后保障。即使按小米說的“一王二后”贏利方式,裝修“0”利潤,通過后期的家具軟裝贏利,試問誰能保證客戶后期一定會為你的家具軟裝買單。同時隨著生活水平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追求個性化裝修,對互聯網家裝流水線式的產品,能否得到市場的認同將是一個考驗。但不管怎樣,這些互聯網家裝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傳統裝修公司帶來挑戰,最終得利的是消費者。一些傳統公司也開始試水互聯網,紛紛開拓了自已的電商渠道,2014年北京實創裝飾發力電商,奪得天貓雙11銷量、預售量、年銷售“三冠王”。相對外行的互聯網家裝,傳統家裝企業憑借多年的行業經驗似乎更具有優勢,當然傳統家裝也有軟肋,家裝行業發展十余年仍是一個低密集型的粗放式產業,已成為整個行業難以逾越的溝塹。
家裝公司最大的弊端是采用項目經理制度,由于家裝公司接到業務抽走利潤就轉包給項目經理,項目經理為了實現自已利潤最大化,就會盡可能的降低成本,能用人工低的工人絕不會用人工貴的工人,材料上也以次充好,偷工減料,拖欠工人工資使工人不能安心工作,如此下去,這樣的家裝公司很難把控施工質量,最終投訴不斷糾紛不斷。由于市場的激烈竟爭,為了攬到更多的活,更有少數裝修公司以低價攬客,預算故意漏項,高價裝修的現象已屢見不鮮。給整個行業造成普遍失信。
相比傳統裝飾公司,近幾年裝修工作室慢慢的發展起來,通常工作室由一個或幾個從業多年的,具有豐富經驗的資深設計師合伙創辦。相比傳統家裝公司,工作室通過一對一垂直管理,去項目經理制度,為業主提供更專業,更細節化,更省心的服務。如杭州的麥家裝飾,從設計到施工,再到后期軟裝一站式的服務,得到客戶認可,通過口碑的傳播來贏得更多的訂單。
傳統家裝PK互聯網家裝,不如說是二種經營模式之爭,目前還很難說誰熟誰劣。同時裝修工作室做為市場的補充,會有越來越多的資深設計師走出傳統家裝公司,獨立面對市場,也會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