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中顯示,在國內市場上,有5%的商品是假貨,假冒商品總量在1600億元至2000億元,造成的國家稅收流失近300億元,而且這個數字可能還會上升。而作為重要消費產業之一的家居產業,近年來也一直深受仿冒品的困擾。
2014年11月19日,百強家具就家具產品侵權事件正式起訴一統家具和宣毅、東升家具,其中一統家具一個品牌涉案金額最大。今年1月,百強家具與一統家具正式達成民事和解協議,一統家具在賠款同時承諾自簽訂協議之日起不再實施侵犯百強家具專利權的行為。如協議生效后,一統家具仍有侵犯百強家具專利權的行為,百強家具有權就新的侵權行為追究一統家具的法律責任且一統家具還需承擔一定的賠償金。
今年2月,北京五十五度科技有限公司就“其熱銷產品55度杯的仿冒品層出不窮”的問題,在京召開“中國創新設計的困境”主題研討會。洛可可創始人賈偉在會上全面闡釋了55度杯自上市近半年來的所經所感、所見所聞,同時也表達了一個創新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被山寨企業困擾的無奈。
上述兩家企業共同為今年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牽出了一個關鍵詞——知識產權。知識產權,顧名思義,指的是權利人在有效時間內對其所創作的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專有權利。
隨著中國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在當今社會正在快速凸顯。毫不夸張地說,保護知識產權在今天已經成為一家原創企業的重要內容。不過,回首家居圈的歷次事件,原創企業在保護旗下原創產品知識產權方面卻甚為吃力,保護知識產權到底難在哪兒了?
證據收集難
作為國內首款可以快速降溫的水杯,55度杯剛問世不久,網上就出現了大量山寨產品。山寨產品低廉的售價影響了正品銷售,更可怕的是,由于仿冒品采用劣質材料,嚴重破壞了55度杯產品的聲譽。
于是,在電商網站上尋找假冒產品,記下他們的相關信息,為后期維權留證,成為五十五度公司工作人員除設計之外的“兼職”工作。
為了打擊造假者,五十五度公司還特意組織了一個團隊,前往造假重地南方某城搜集證據,不過可惜的是,這趟維權之路走的并不順暢。
據一位前往一線參與打假的五十五度公司工作人員介紹說,55度杯的盜版生產商數量龐大而且位置分散,他們已經將仿冒品從產品專利、生產流程到物流運輸形成了一條完整的造假產業鏈。
“當時我們前往其中一家造假工廠時,剛巧趕上一批仿冒杯子要運輸出廠,我們立即上前阻止,不幸遭到對方企業人員的阻攔,并對我們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這名工作人員稱,由于對方人多勢眾,他們沒有拿到對方有效的造假證據,幾經周折,最后卻只得無功而返。
面對取證難的局面,賈偉自我反省:“我以后再也不敢在新產品沒有大量存貨的情況下將其投放市場了,有些企業的造假能力真是太強了,他們可以不在乎產品品質,以最快的生產時間用低價劣質產品搶占市場。”這番話背后的心酸,難以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