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家庭生活品質的要求不斷提升,智能家居的概念正深入人心。作為物聯網家居行業的新兵,智能家居消費市場潛力無限。這些潛在的發展前景引導家居企業紛紛試水智能領域,但是結果卻并不盡如人意。
各大家居企業火爆進入智能領域
眾所周知,谷歌32億美元收購nest一事,將nest帶火的同時,也引爆了智能家居行業。隨后,蘋果HomeKit平臺的發布、海爾、小米、360等公司的在智能家居領域的布局等紛紛開啟;而以nest為例的智能類單品也開始在市場上層出不窮:智能溫控器、智能燃氣報警器、智能插座、智能開關、智能路由器等一系列圍繞居家環境用的產品都穿上了“智能”的新衣。就在今年,曾與小米簽署對賭協議的格力董事長“董小姐”也與近日表示,未來格力有可能進軍智能家居,預計一年后將見到智能家居樣板房。衛浴企業自然也不甘示弱,紛紛試水智能衛浴。
數據反饋結果不盡如人意
據騰訊家電此前發布的一項關于智能家居預期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其所選的50338個有效樣本中,有36.62%的網友表示現在的智能家居和預期完全不沾邊;50.91%的網友表示現在的智能家居靠譜但仍低于預期;總計對智能家居現狀表示滿意的用戶達到了12.47%。雖然這不僅僅是智能衛浴的消費者反饋數據,但是卻可以作為重要的參考依據。消費者對于智能衛浴產品并不買賬。
“偽智能”制約著智能產品的推廣
目前,市場上很多打著“智能牌”家居的產品距離實際意義的智能控制都還有著很大的技術和功能上的差別,可以說還欠缺點“智商”。而更多的所謂智能單品更是偏離用戶的實際需求,加入幾個并不成熟的傳感器,然后加載一個界面設計都還并不完善的 APP,就開始打著顛覆的旗號夢想著逆襲。不能說這是消費誤導,但至少可以看到這些智能家居產品似乎代表著創業者的情懷,卻不能詮釋用戶的情懷。這些絕對不是真正的智慧家庭,甚至很多產品連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家電都算不上。缺乏產業鏈支撐,借助于概念粉飾下的“智能”炒作,無法滿足人們真實的使用需求,最終只會危及行業良性進化,無法取得長遠發展。
但無論怎么說,社會的發展必然會帶動智能家居的興起,企業應注意發現解決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推動智能家居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