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野主義是建筑歷史上著名的一次建筑運動,其特點是 建筑 外觀粗野堅固,設計忽視視覺的舒適感,外部通常有著暴露的混凝土結構以及沉重巨大的建筑體塊。整個1950年代到1970年代,柯布西耶和馬賽爾·布魯爾等建筑大師為當時粗野主義風格建筑的出現奠定了基礎,后來粗野主義成為在政府機構和大學設計中風靡一時的建筑風格,其特點是清晰的表達出建筑的力量感與功能性。現在,布魯爾設計的康涅狄格州紐黑文市的pirelli大樓,美國建筑師保羅·魯道夫設計的橘郡政府中心,都因其清晰直白的模塊化構件和總體風格以及對標準形式的反叛而備受后人尊崇。 來自紐約的攝影師 ty cole 擅長捕捉建筑環境與周邊文脈的關系。他將鏡頭對準了曾經這股爭議越來越大的運動,以粗野主義公共建筑為對象持續創作了一系列的攝影作品,并且試圖通過這組照片讓人們近距離感受粗野主義建筑的獨特魅力與逼人的氣勢。

伊利諾斯大學/沃爾特·納什(walter netsch)–SOM
西北大學圖書館/沃爾特·納什(walter netsch)–SOM
西北大學圖書館/沃爾特·納什(walter netsch)–SOM

伊利諾斯大學/沃爾特·納什(walter netsch)–SOM

西北大學圖書館/沃爾特·納什(walter netsch)–SOM

西北大學圖書館/沃爾特·納什(walter netsch)–S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