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羊年已過,和以往的家裝市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江城的家裝市場顯得較為冷清,不知是年前各大賣場爭相促銷拉單的原由,還是為何。小編近日走訪蕪湖各大家居賣場,發現空蕩蕩的商場幾乎沒有顧客,但是相對以往這個時期的家居賣場的熱鬧景象來說稍顯冷清,但為何今年會呈現出這樣的景象呢?
據了解首先大多數賣場和商家在年前優惠活動多,過度營銷透支了消費群體,同時加上現在電商對于實體店的沖擊力,影響力也是非常大的。網絡上的產品減去了中間環節,讓產品的價格比實體店略勝一籌,消費者的消費觀念相對冷靜,往往去實體店了解產品性能,回到家中在網上購買產品,總的來說消費渠道的增多,是導致了賣場冷清的最主要原因。
其實家居商品不同于快速消費品,需求量并非那么大,同時還會受到購房率和交房率的影響,所以縱觀上述多種原因,實體店賣場年后人流量稀少以及購買力低下也是能夠理解的。
小編在賣場中還發現,年前的多家經銷商,年后卻悄然消失了,展廳外貼上了展廳換樣的擋板。這樣的現象僅僅一層樓就有接近五家商鋪。看到這樣的現狀,小編不由的想起,那些年底跑路的裝修公司,年前各種低價簽跨年工程,年后卻人去樓空,導致消費者被騙。
如果江城的裝修市場一直存在此種現狀,對于消費者來說,又怎敢輕易的去購買產品呢?裝修市場又如何真正做大,做到讓消費者信賴呢?商場內的經銷商說走就走的情況,最終吃虧的也只有消費者。
賣場內的店員告訴我們之所以很多店家選擇離開:“主要原因是簽訂的合同到期,過去一整年的利潤并不大,甚至虧本的現象也不在少數,導致很多經銷商選擇不繼續簽訂與賣場的合約。
其實現在的裝修市場的競爭力逐漸增強,對消費者來說選擇性很廣,條件優越的都會去選擇相對大的品牌。那么一些不知名的小品牌自然而然的生存率較低。就蕪湖裝修市場而言,本身大多數都是二三級代理,所以當某經銷商代理的品牌口碑下降難以在維系下去后,便選擇更換品牌,所以在賣場中每年出現這樣展廳換樣的現象也不足為奇了。
今年過年后很快就是3·15,這也是眾多商家開春促銷的第一場大戰。不過,對于家具建材等產品的購買,它不同于其他的小商品,一旦出現質量問題,退貨、換貨十分麻煩。面對商場和賣家的各種促銷,消費者關注價格的同時一定不能掉以輕心,最好選擇品牌市場,并在選購時進行貨比三家,同時比較同一產品在不同賣場的價格,這樣才不會被某些華而不實的促銷噱頭所蒙蔽,買到安心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