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2014年是智能家居的發展元年,那么在經歷了蘋果、谷歌、海爾、小米、360、美的等一大批國內外企業的“攪局”之后,智能家居開始要迎接自己的“第二春”了。智能櫥柜企業也是時候擺脫固有的發展模式,開始新階段的探索了。
消費者對于智能家居現狀不滿意居多
“公司花了許多精力在智能家居事業上,全新研發智能化的產品,可是消費者卻遲遲不愿買單”。諸多從事智能家居的行業人士都有類似的反饋,櫥柜行業也不外如是。
據相關媒體此前發布的一項關于智能家居預期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其所選的50338個有效樣本中,有36.62%的網友表示現在的智能家居和預期完全不沾邊;50.91%的網友表示現在的智能家居靠譜但仍低于預期;對智能家居現狀表示滿意的用戶只有12.47%。
當前的智能家居只是簡單的功能升級
業內人士就此現狀做出了解釋,當前的智能家居類產品更多的只是加一些簡單的模塊,就對外宣稱實現了智能化。他認為,家居智能化不是單純的聯網和云端功能的體現,更多的是在原有產品上進行升級,給予家居產品新的結構和功能。
以智能電飯煲為例,所謂的智能不是用戶加了洗好的米進去,手機遠程控制一下就智能了。而是會自動根據用戶的需求,自動接上水管、自動進行淘米及潔凈程度的選擇,并且會根據主人的喜好調整米飯的軟硬程度等。“未來的智能家電絕對不是簡單的遠程遙控,而是在沒有人工干預的情況下,實現人工干預的過程和結果。”這位業內人士表示,智能家居還處于初級的產品階段,加之一些廠商在新品上濫用智能之名,對用戶造成了一定誤導,這樣的市場能夠有足夠接受度,才是稀奇。
智能家居和櫥柜企業都需要回歸本心
如何解決上述難題,讓中國智能家居行業突破至新的階段?業內人士認為,回歸本質,做減法或許是最佳的道路。“當前很多集成商和方案商在盈利模式上顧慮很多,總希望給用戶提供最完善最全面的智能家居方案。而這看似全面的方案,會讓用戶覺得過于繁瑣。用戶的需求是多樣化的,比如有的顧客對節能感興趣,有的只需要便捷的功能。那我們就應該對癥下藥,根據不同顧客的需求量身定制最合適的方案,給他們最佳的智能化生活體驗。而不是單純為了盈利打包很多顧客用不上且價格高達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方案給用戶。”
同樣的,智能櫥柜企業需要耐心做產品,針對用戶的真實需求,賦予智能櫥柜簡單化的體驗,經歷了種種浮華與喧囂之后,智能櫥柜在通往消費者這條道路上雖仍然充滿艱辛,但櫥柜企業已經開始真正意識到問題所在,也才能有所針對地予以解決,從而真正將智能櫥柜帶入尋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