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年初將至,農歷新年還沒過,但是在家居賣場,已經開始熱鬧起來了,“年度促銷季”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各大賣場紛紛摩拳擦掌,使出各種看家本領吸引消費者,各種各樣的優惠政策方式無不誘惑著消費者最后的神經。
各大賣場在促銷形式別具一格,十分新穎,除了傳統性質的折扣返現、抽獎返利等等,還有各種品牌聯盟和集體團購活動,以及新興的各種網絡渠道攬客,成為促銷活動的一大亮點。
據小編了解,某家居賣場通過折扣、抽獎、“0元搶拍”等形式進行促銷,吸引了不少消費者,賣場內人頭攢動;
還有一家居賣場則更為新穎:通過預售代金券、網上預約減現金、積分換禮品等形式吸引消費者,受到不少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人的歡迎;
另外一賣場還有不少尾貨出售,號稱是年底“清倉”,薄利多銷。價格十分給力,很多消費者心動不已。
如此多的促銷形式,讓頭條君茫然了,不禁要問了:這些看似如此優惠的活動,真的這么給力嗎?
這是不是一種宣傳的噱頭呢?
業內人士提示消費者,年度促銷,尋求“便宜”讓消費者對促銷信息格外留心。 在購買時,要仔細查看生產廠家,因為小廠家生產的,在年底會面臨工人工資、償還貸款等問題,因此在年底,廠家消失、店面關門的事情發生概率相比平時要高一些。廠家一旦消失,產品和服務沒有保障,甚至出現收款不送貨的現象。所以,消費者切勿只考慮價格,在購買時一定選擇大品牌和信譽度高的賣場,并仔細查看生產廠家,以保證利益不受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