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2014年是智能家居的元年。
這一年,Google收購NEST,Apple推出了HomeKit智能家庭平臺,小米入股了美的。一時間,眾多互聯網企業開始與各大主力家店品牌合作,在智能家居領域謀篇布局,爭搶入口。究竟智能家居有多大市場,讓大佬們興師動眾?
智能門窗市場前景巨大
著名市場研究公司Juniper研究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約為330億美元,較2012年的250億美元增加 32.0%,2018年預測將達到710億美元。
而在國內,千家網CEO向忠宏也曾首次對外公布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預測數據:2014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286.1億元,2016年其增速預測會提高50.1%,同時將保持這一增長勢頭,在2020年有望突破3000億元。
由此可見,中國在未來的五到六年時間里將成為全球智能家居領域的一顆新星,市場開發潛力巨大。由于門窗屬于剛需品,在家居領域占比較重,因此,作為智能家居領域的一部分,智能門窗的市場前景自然不容小覷。
國內智能門窗發展現狀
目前,國內的智能門窗業還處于一個初期發展階段,做智能門窗的品牌并不多。另外,智能門窗的技術門檻較高,需要投入的研發資金也不少,再加上行業缺乏成熟的監管體系和規范的標準,以致當前市場真正有實力的智能門窗品牌屈指可數,而其中以福臨門智能門窗影響較大。
國內專業的智能門窗品牌
據了解,深圳市福臨門智能門窗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專業從事高檔智能鋁合金門窗及高檔玻璃的研發、生產、銷售集于一體的優秀企業。其自建立之初,就開始專注于高端智能門窗領域,至今已有12年之久,在業內建樹頗高,品牌實力首屈一指。
眾所周知,智能門窗行業在國內的發展并不長,作為新興產業中的一員,福臨門如何能夠在這一市場背景下,自力更生,茁壯成長?面對諸多質疑,福臨門門窗董事長董總給出了一定解釋。
1.硬件實力是基礎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優秀的人才,沒有一定的硬件實力做支撐,也會束手無策。”福臨門門窗董事長董總如此認為。智能門窗作為現代門窗中科技含量最高的產品,其對基礎制造設施的要求自然不低。
經訪查,福臨門目前已擁有過萬平米的加工廠房,生產線規模龐大,部門設置體系完備。另外,為控制生產質量,實現加工精密化,企業向外引進全套門窗生產機械設備,以保證高品質的產品性能。而且,其在諸多省份都設立分部,建立完善的物流體系,解決后期貨物配送難題。正因如此,福臨門年產二十萬平米的鋁合金門窗制品成為可能。
2.軟件實力是核心
雖說智能門窗業對硬件設施的要求很高,但是基于其高科技的特性,所以該行業對企業軟實力的要求也頗高。基于這一點而言,福臨門將軟實力分解成了幾大塊,并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地深化。
在專業程度上。目前數家企業已嗅到智能家居的潛在商機,開始涉足其中。但福臨門門窗董總認為,“多數是半路出家,對行業的理解還停留在起步階段,所以其專業程度可想而知。”
與之不同,福臨門從建廠之時就開始專研智能門窗,發展至今,12年余載,被行業戲稱“行業老人”。豐富的科研經驗,深厚的技術積累,專業的設計團隊,讓其在智能家居業擁有一定的權威性,而這種專業程度是“非科班出身”的企業無法媲美的。
在科研能力上。作為一個科技含量較高的行業,企業的科研能力至關重要,但如今這成了諸多企業的短板。福臨門深刻地意識到這一點,其遂投巨資組建科研團隊,為他們提供充足的科研經費,并定期將其派往各地交流學習。目前,福臨門已擁有多項相關專利,且掌握諸多核心技術。譬如,其開發的一窗雙開技術、智能調光玻璃技術、百頁智能閉合技術、平開門角度固定技術等都能使門窗的諸多功能實現智能便捷化。這類產品因能為用戶日常生活提供了諸多便利,故其市場熱度頗高。
另外,為了配合企業的品牌宣傳和產品推廣,福臨門也投入大量資金用于網絡營銷,并通過新社交工具如微信等進行移動營銷,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精準覆蓋目標人群,強化品牌形象。
簡而言之,福臨門在智能門窗行業的諸多難題上都已形成自己的一套應對機制。業內人士認為,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福臨門的這套企業發展策略和理念或許將成為業內其他品牌效仿的典范,而福臨門今后的發展方向大概也是從1.0智能家居時代向2.0、3.0逐漸演進優化,互聯網行業稱之為“迭代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