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新常態下,傳統或創新、線上或線下、終端或觸網、守成或變革……深度擁抱“互聯網+”。
慧聰涂料網訊:面對日益洶涌澎湃的互聯網大潮,如影隨形的恐懼感和被顛覆感,倒逼許多傳統行業創新謀變。尤其對于中國家居行業而言,互聯網更像是一場不期而至的愛情,突然來到身邊,無論準備好,或是沒準備好,都要鼓起勇氣去面對。
圖為黎氏閣賣場火爆的活動現場
電商渠道風起云涌營銷模式不斷創新、O2O成為行業熱議……2015年,互聯網大潮下,中國家居行業變革在即,如何觸電觸網?如何在“互聯網+”時代創新轉型?山西家居行業將何去何從?
近日,在由中國電子商務協會舉辦,省商務廳指導,黎氏閣承辦的“新機遇、新模式、新業態、山西首屆家居行業互聯網促消費專家座談會”上,政府、專家和企業濟濟一堂,共同尋求山西家居家裝企業轉型創新之路。
政府執行力深度變革
兩個片段,令人深思——
兩個月的裝修工期,程女士的新居初具雛形。從建材、五金到衣柜書櫥……幾乎70%的家裝建材和家居用品,都是她從網上淘來的。程女士說,同款產品,網上便宜不少。
省城不少家居賣場,服務員比顧客數量還多,幾乎已是常態。展廳冷清、一天出不了一單的蕭條、幾乎月月都有的營銷活動、房地產行業的不景氣……都讓家居企業感到陣陣寒意。
如何在新常態下面對新挑戰?如何發展新機遇?這不僅是家居業內人士一直探討的話題,也是政府一直關心、關懷、關注的議題。在當日座談會上,副省長王一新在致辭中表示:“在今天‘互聯網+’的時代,省政府支持我省所有行業積極擁抱互聯網,加入到‘互聯網+’行業中來,支持傳統實體家居企業擁抱互聯網,渡過難關。”
“在當前經濟困難、企業銷售疲軟,業績下滑的情況下,政府能做什么?如果只是簡單聽任市場、順其自然、任其自生自滅,這不是政府負責任的態度,在這困難時刻,政府怎樣才能和市場、企業、消費者一起,想辦法來創造消費?”
王一新的誠懇,讓在場企業看到了希望。他說,省政府今年努力加大城鄉居民住房建設,努力擴大創造需求,在全省住房建設方面,2016年到2018年,全省城鎮計劃新建商品房6000萬平方米、計劃新建保障房42萬套;今年將投221個億,完成采煤沉陷區的搬遷7.5萬戶,地質災害搬遷4000戶,農村危房改造8.5萬戶,抗震改建的房子1萬戶,大量的城鄉住房建設會給家裝市場帶來很大市場。政府還將整合資源,和企業一起來撬動消費,出臺促消費的措施和政策,下大功夫來支持山西企業,擴大市場份額。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省商務廳廳長孫躍進也用一組數據說明家居行業“互聯網+”所面臨的挑戰:山西有84家家居營銷企業,54家家居制造企業;全省互聯網網絡購物的規模是411億元,相當于社會消費零售總額的7.4倍,其中家居占3.3%。數據顯示:山西家居市場在“互聯網+”下的市場空間巨大,企業的盈利空間巨大。但是以黎氏閣為首的山西家居企業面臨著與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等更多國內家裝一流企業的競爭,如何在“互聯網+”下,能夠創意、創新、創造出一條自己的創業道路,實現企業的成長和壯大?孫躍進認為,必須借力而行,借勢而動,借臺唱戲,借船出海,讓家居行業的實體店插上互聯網的翅膀,把商品賣得更遠、賣得更貴、賣得更久、賣得更好。
家居業內專家指點迷津
究竟是誰動了我們的奶酪?
中國家居協會副理事長陳寶光拋出話題。他說:“家居電商中,一種是老企業新電商,如曲美、全友等,他們在業內做了二三十年,做電商后,依舊風生水起;還有一種是純電商,沒生產企業,沒門店,沒技術人員,僅通過線上線下結合,卻占領了相當的市場份額,比如美樂樂、黎氏木業、京東等。”
“我們所處的時代給了無限機遇,對于家裝行業,上游設計領域要有創新,交易和銷售模式要有變革,服務方面更要去探索。”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盧建新表示。
“從去年開始,我們正經歷著一個從家居電商到互聯網家裝發展的變革時期。”中國電子商務協會裝飾建材委員會副會長唐人與現場企業家分享了小米家裝等成功家居電商的案例,為企業走“互聯網+”道路提供了具體思路,他說:“‘互聯網+’是一場組織變革,這場變革涉及到思想意識、業務流程、組織構架、成本結構以及利潤分配。所以企業必須要樹立互聯網發展戰略思維。”
唐人認為,對于家居企業,最關鍵就是營銷體系的改造,落實到具體就是終端互聯網化再造;把終端從各個方面打造成數字化,不僅要有更好的用戶體驗,還要有更高的運營效率。
獨孤九劍作者,傳統互聯網轉型實戰作家趙大偉用互聯網思維談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互聯網經濟都是體驗經濟,在體驗經濟這個浪潮下,如果商業模式和服務模式不符合此特征,就會受到沖擊。比如傳統家裝行業,很多人在裝修時有很多困擾和痛點,如果存在用戶痛點,同時又是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一定會有互聯網巨頭進來,以更加懂得用戶需求的姿態去搶走市場。
“互聯網不再是一個行業而是一個時代,互聯網就是這個時代最大的趨勢,一切用戶體驗不好的行業都將被干掉,因此只有順勢而為才能夠乘勢而起。”
山西家居企業
試水“互聯網+”
“明年你來我店里選購瓷磚,只要把戶型圖給我,半小時之內,就能通過店里的電腦3D效果圖,試選你合適的產品,完全避免選錯產品的盲點。”宏陶陶瓷山西總代理王臘紅說起明年在黎氏閣北中環店互聯網建材館的新店規劃,信心滿滿。
王臘紅親歷了家居市場的寒冬,近四年的生意,讓他看到了市場的殘酷。在他眼中,一年不如一年的銷量、一周僅出兩三單生意,讓山西陶瓷建材市場正處于水深火熱的洗牌階段。
危難之時,黎氏閣北中環店互聯網建材館的籌備讓迷茫的王臘紅重新燃起希望。在座談會現場,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盧建新為黎氏閣商業投資有限公司授牌,作為山西本土首家試水將建材與互聯網高度融合的企業,這塊試驗田讓不少商戶都信心倍增,也成為山西本土第一個吃螃蟹的家居企業。
黎氏閣營銷副總梁旺清如此形容即將開業的互聯網建材館:一個7×24小時不打烊的家居賣場、一個隨身攜帶的賣場、一個家居云數據平臺;也是第一個線上線下商品信息同步的一體化、經銷商和商場的一體化賣場。在這里,所有的商家都可以共用一個互聯網,實現信息共享。在未來的互聯網賣場中,人機互動、透明液晶屏、矩陣微投技術,這些技術和設備,都會納入科技感的設計。在這里,所有商戶都將深度擁抱互聯網,實現線上線下高度融合,在獲得更多客戶的同時,徹底進入家居行業互聯網時代。
大連匯豐實木家具總代理劉衛華涉足行業多年,在互聯網領域,他已先行一步試水網點和微店。和實體店比起來,劉衛華認為,盡管目前網點和微店的生意慘淡,但家居行業擁抱互聯網是大勢所趨。
目前,劉衛華經營的金絲胡桃實木家具在網上熱銷的只有小型家居,比如床頭柜、鞋柜、餐桌和椅子等,衣柜、床等大型家居卻一件也賣不出去。分析原因,劉衛華認為,這與通過互聯網異地銷售的服務、售后維修、物流、退換貨以及代理權等都有很大關系。
以黎氏閣為首的家居企業試水“互聯網+”,讓我省家居企業在消費市場新型業態下,看到了振興、繁榮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