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涂料網訊:在經濟增長放緩及樓市不景氣的影響下,與房地產關聯密切的家具生產企業遭遇倒閉潮。近日,東莞裕健家具等三家企業連續倒閉,一些家具銷售商在資金等多重因素的重壓下也開始跑路。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家具業經營形勢每況愈下,今年上半年仍有8家相關企業集體現身IPO。對此,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股上市熱潮或將打破家居業的競爭格局。而為了在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不少家居相關企業開始發展自己的電商平臺。
倒閉潮襲擊家居業
事實上,家具業倒閉現象早在2014年便接連出現。有消息顯示,華源軒、富之島、百蘭、超舒適、標卓等“規模以上”企業此前因資金鏈斷裂而倒閉。
據工信部統計的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家具制造企業主營收入為7100億元,累計同比增長10.9%,增速創近5年來最低水平。
樂從家具協會會長吳耀藩介紹稱,今年上半年以來,國際家具市場呈現一季度小幅攀升,二季度滯漲的景象,國內市場中三四線城市下沉跡象明顯,低端無序競爭加劇。“電商已經影響了家具行業,會展經濟疲軟,企業在大型展覽會上都很難拿到訂單,傳統銷售渠道萎縮,網絡銷售也不理想,家具業線上線下銷售都不盡如人意。”吳耀藩表示,雖然樂從家具業并不像外圍想象的那么糟糕,但目前整個家具行業已經進入了攻堅期,前景不容樂觀。
在記者連日的走訪中,廣州一些家居大賣場的相關銷售人員對記者表示,現在一個星期賣不出一件家具并不稀奇。“有時一個月都賣不出一件家具,這種狀態如果一直持續下去,年底會有不少家居商關閉。”一不愿具名的家居商稱。
對此,歐派電商運營總監鄭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一些小品牌或品牌與自己實力不匹配的企業,一定會面臨市場競爭壓縮的情況。倒閉有利于整個行業發展,“隨著互聯網的介入,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和認知度達到了一定的深度,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整體市場好轉,一些較弱的品牌也難以生存下來。”鄭航認為,家居業所面臨的市場“陣痛”可能會很長。“最后可能只剩10多家或20多家”。
雖然家居業“寒風”不斷,但今年上半年仍有包括紅星美凱龍、曲美家居、廣州好萊客等8家家居品牌企業集體現身IPO。
4月22日,定位于中高端家居市場的曲美股份在上交所順利掛牌上市,公司宣稱未來幾的對品牌進行全方位的宣傳與推廣,對全國銷售網絡進行升級,能夠有效地提升公司的品牌影響力和銷售能力,為O2O營銷模式建設、家居一體化戰略目標的實施奠定基礎。
緊隨其后,紅星美凱龍家居股份有限公司6月12日發布招股說明書,計劃按每股11.18港元至13.28港元,發售約5.44億股股份,募資約60.77億港元(約48.65億元人民幣)至72.19億港元(約57.79億元人民幣)。目前紅星美凱龍已經通過H股的上市聆訊,并于今日上市。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行業低迷的情況下,一些家居企業需要上市資金輸血,以增加自身市場競爭籌碼。不過,該人士還分析稱,此次上市熱潮或將打破家居業的競爭格局,小企業將更難生存。
電商成家居企業發展重點
大企業為了能增強市場競爭籌碼選擇了上市,那么對于其他家具企業該如何在市場嚴冬中尋求突圍?鄭航表示,未來家具企業不能只做家居,應該和家電及更多智能化的東西結合。而一李姓業內人士則認為,專業訂制也是突圍過程中必不可少的。
事實上,在互聯網+的作用下,除了上述突圍路徑,家居業不少相關企業也都先后搭建自己的電商平臺。鄭航透露,歐派2014年重新組建電商團隊并做了新的投入計劃后,從4月到年底實現了1.2個億-1.5個億的銷售額,其中還不包括意向客戶和交訂金的客戶。“2015年截至目前,整個銷售額比去年全年還高,估計今年全年會有三到四倍的增長,銷售額在3億-4億元。”鄭航稱,歐派電商未來的目標是三年10個億,五年一個歐派。據了解,歐派現年產值近百億元。
不過,與家具生產企業相比,家居渠道商的電商平臺發展并不順利。有消息顯示,國內一家居渠道商電商業務在上線運營的半年內,交易額僅為4萬元左右,但先期投入已達2億元,單是人員工資和廣告費用就累計接近1億元。對此,鄭航認為,這是沒抓住客戶的根本需求。渠道商的互聯網模式都是平臺類的模式,不是單品牌的垂直運作,而這需要有一個核心團隊去支撐。此外,落地的資源沒把握好,如店面客戶引流資源沒有充分利用起來,引回線上。在這種情況下,成本壓力過高,收入產出比便會嚴重失衡。
家居渠道商若想突破當前困局,鄭航認為有兩條路可以走:第一,如果要與天貓、美樂樂、齊家網網絡平臺競爭的話,必須重新組建團隊,重新預估投資的方式和方法;第二如果只是借助互聯網來鞏固自己的地位,應改變自己的運營操作模式。“互聯網主要是用跨界和跨地域的方式更好地服務客戶,定位重新調整或在原有的定位上重新梳理客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