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和家和家美聯手舉辦2015年家居市場走勢研討會,趙建國、田耘、楊波等家居界大腕頻出新鮮見解。
2015年3月12日晚,在家和家美呂營紅木第一城,集美總裁趙建國、家和家美總裁田耘、元亨利董事長楊波、中國家協傳統家具委員會秘書長姜恒夫、北京家居協會秘書長劉晨、京報傳媒總經理李健、北京商報商務中心主任吳厚斌、北京青年報家居總監李向波、新浪家居副總經理魏曉飛等,兩美企業高管團隊齊聚一堂,就時下最關心的2015年家居市場走勢深刻論述,妙語連珠。
趙建國認為目前的家居市場主力賣場,2015年主要精力要在創新和服務升級上多做文章,同時有條件的探索新的經營領域,集美要把已經開始做的養生產業等強勢推向市場。趙建國認為:目前企業的實力不是表現在多幾個店,少幾個店,主要的應是質量效益和持續后勁,集美的發展要堅持,看準了就快干,有效益就快上。
田耘表示和集美趙總并肩拼搏北京家居市場30多年,見證了北京家居市場發展的全過程,對于市場的起伏興衰也習以為常,處變不驚。田耘說剛起步時市場好做,但缺乏資本,現在資本大了,市場卻更加困難。市場難做的原因是消費者的需求更新和質量更高,我們以有限的資本打造新的市場,引領新的需求,這需要智慧,我們現在不僅有物力、財力資本,更可貴的是有堅強的團隊人力資本,這是我們的信心。過去幾十年大家關心住房面積、馬路汽車、空氣質量,但對居室內部裝璜、用具、擺設相比發達國家居民的居室水平相差甚遠,居室內家具、家電、飾品、工藝品差距很大。今后居家辦公司、在家辦公也是新趨勢,居室內的現代化、環保化、藝術化的需求,有極大的提升空間。隨著都市家庭現代化、農村家庭城鎮化步伐的加快,我國的億萬家庭正在啟動新一輪居室內的革命,對紅木家具需求的快速增加就是例證,富裕的家庭、品質的生活不單是住房的寬敞,而室內用品更能說明品位和典值,一套海南黃花梨家具可能買幾處你所居住的房子。房地產噴發之勢已成過去時,居室內的革命正成為現在時,從這個角度講我們的家居產業才是持續性的朝陽產業。2015年的真正難點在于眾多的企業家尚未預測和發現這樣一個趨勢,缺少引導消費、創新營銷、提升服務質量和產品質量的思路和信心耐力。更加危險的是通過小作坊、小店鋪式的經營得到小富后即安,因此新的一年我們的重點是發現希望值點,創新營銷,引導消費,改善結構,提升品質,實現真正的穩增長,打造和美穩定的家居新常態。
京報傳媒總經理李健認為我們最先需要改變的是思維模式,我們必須在互聯網思維下進行創新營銷。首先是資源,互聯網思維下的資源,是用豐裕替代稀缺。其次是行為上的改變,用互動替代單向。而最重要的,是渠道上的變化,在互聯網時代,平臺將替代管道。電商和實體商業是融合的關系已成共識,家居賣場、紅木產業也要充分提升信息化水平,打造融合性的電商產業,是競爭取勝的重要招數。
元亨利董事長楊波認為紅木材料有高端、有低端、有極為稀缺的、也有比較富裕的。應以紅木高端技術和大眾化紅木材料結合在一起,比如元亨利在2013年下半年紅木市場生變之初,首倡白酸枝普及使用,這類紅木產品高于一般實木概念,使更廣大更普通的消費人群喜聞樂見。他還建議呂家營村家和家美紅木第一城所在地,具備紅木產業集群優勢,有規模宏大的賣場,有近千家前店后廠的廠坊,更方便個性化定制。有豐富的停車位,有緊連南四環路,京津高速路的絕佳交通條件,可考慮定時、定地點、結合法定假日、傳統節日開辦特色紅木大集。
中國家協傳統家具委員會秘書長姜恒夫指出現在對紅木家具的喜愛低齡化,90后也想在新房中添置幾件紅木家具、實木家具,原因在于紅木家具的深厚文化和環保的內在物理性,其魅力的穿透性。首都市民的眼光,選房子喜歡向北看上風上水,買家具選建材喜歡到城南,因為這里是面向華北、面向整個中國的商業開放地,有深厚的歷史淵源,京作紅木的老字號龍順成起源地就在永定門外,至今前門大街東側還有魯班巷,那是清代宮庭造辦處能工巧匠聚居的地方。現在具備業態多、企業多、市場多、產品多、出廠價低,眾多比較優勢,元亨利的南集美店、家和家美店賣的最好就是例證。
北京家居協會秘書長劉晨更多的從宏觀方面指出創新著重點在于產品和服務,提升的著重點也在于產品和服務。2015年的難點在于消費者的觀望,家居企業的領軍人要琢磨怎么把在岸上觀望的消費者拉下水,叫他們真正嘗試一下猶如汪洋大海般的北京家居市場的好滋味,樹立起北京家居的品牌陣容優勢。
吳厚斌、李向波也同時提醒家居建材業的老板首先要堅守住自己的陣地,對于涉足新的領域和開發外埠市場及國際市場都要更加審慎。
這次研討會主題是田耘和趙建國擬定的“和美激勵創新,創新驅動發展”,集美、家和家美團隊都高歌了自己的公司之歌,誓言在兩會的春風鼓舞下學習貫徹落實習總書記四個全面的戰略理論,家居夢必然是童話般的美麗,必然成為和美生活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