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涂料網訊:對于今年的家裝市場形勢,行業多數人表示看好,認為房產市場的回暖以及二次裝修比例的提升,將成為拉動家居消費的主要動力。而在今年的“3·15”期間,家裝企業主打服務牌,以提升服務品質為先,讓消費者放心消費,也借此機會預熱了春季裝修市場。
據了解,今年的“3·15”大促時間從3月10日左右就正式開始了,有的商家活動一直持續到本月底。就如“黃金周”的促銷能給商家帶來營業額的竄升一樣,敢于在“3·15”前后拋頭露面、大肆宣傳的企業,對于其信譽值和品牌形象的提升也是事半功倍的。
以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集美家居等為首的家居賣場,以及元洲裝飾、騰虹裝飾、鵬發裝飾、城市人家、業之峰等在內的諸多裝飾公司一起打開了春季裝修市場的促銷局面。面對家裝市場的日益繁榮,家居賣場也開始進行結構調整,開始跳出單一化經營方式,通過自身特色的細化,擴大經營業態,捕捉更多客戶人群。比如消費者在家居賣場,現在不但能買到家具、建材,還能買到軟裝飾品乃至音響等家用電器設備,還可以挑選到家具之外的窗簾、布藝等居家生活諸多環節中的眾多家居用品。
一些新興的家居市場更規劃出集家具、建材、裝飾產品以及餐飲、娛樂等業態于一體,以家居為主打造“泛家居化”區域商業中心,為消費者提供真正意義上的一站式居家服務,以最佳姿態來迎接春季家裝市場的“小陽春”。
消費旺季不會井噴
如果說“3·15”是春季家裝市場的“首戰”的話,那么,接下來的清明小長假和“五一”小長假則或是春裝市場的消費旺季。2014年家居行業的遇冷讓行業對這個節點充滿期待,家居企業將此作為提升服務品質、宣傳服務理念的重要節點,紛紛推出提升服務與市場營銷并重的舉措。
對于今年的市場形勢,家居賣場普遍看好。據悉,2014年的宏觀經濟數據顯示,家居業,包括裝修、材料、家具等的消費規模達到4萬億元,占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1/7還要強。2015年新房數量猶未可知,但二次裝修的比例會大幅提升,因為8至10年的裝修周期使2015年恰恰處于這樣的關鍵點上。
據了解,家居消費沒有大起大落,絕大多數是剛性需求性質的消費及家居市場消費需求的增長,是和消費品市場趨勢息息相關的。所以,在去年底交房的新房住宅,使春季家裝市場存量非常可觀。同時,今年的消費群體也較往年有所壯大,因此,春季裝修市場還是被普遍看好的。
對此,天津市家居商會秘書長曹莉云表示,“雖然春節后的市場陸續復蘇,但從當前各家裝公司所做的活動情況來看,并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么火爆。這主要還是因為整個大環境,包括房地產市場在內的整體形勢對家裝市場的影響。剛性需求雖然一直都有,但從交易量上來講,遠不如前幾年。而今年的家裝市場環境與2014年春季相比所差不多,基本保持穩定平衡,不會出現井噴現象。”
價格上揚誠信為尊
對于今年春季裝修市場的價格,曹莉云秘書長表示:“從當前裝修市場的產品以及施工情況來看,在裝修報價方面基本沒有大幅度調價的跡象。但今年在政府以及各相關部門的要求下,各商家必須做到‘誠信度’,也就是說去掉產品多余的水分,誠信經營。”
“舉例來講,也許原來的報價是兩萬元,而現在的報價變成了三萬元。雖然看似是裝修價格有所上漲了,但實際上是其中的水分去掉了,消費者得到的就將是更多的利益和更大的實惠。因為3月15日開始實施的工商總局‘第73號令’明確規定了商家不許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價格來忽悠消費者。所以,這就使得商家產品的價格更加透明化。是一等品,就賣一等品的價格,是三等品,就賣三等品的價格,不會再有三等品冒充一等品的現象了。同時,價格的透明化也使得家裝市場不會隨意地提高產品價格或裝修報價,只能讓自己的價格與服務相匹配。”
據悉,在家居行業“乍暖還寒”的當下,家居賣場借助“3·15”推出各種打折促銷活動,拉長活動時間的做法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某些賣場只為借機提升賣場銷量,著實是淡化了“3·15”的真正意義。如果賣場以“消費與服務”作為主題,配合著促銷活動,以誠信為口碑,以產品質量為保證,再加上安心的售貨服務,這樣既可以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又沒有令誠信度失去意義,才是明智之舉。
家裝消費提前維權
春季是裝修旺季,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庭裝修逐漸成了人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人們花費在裝修上的費用也與日俱增,動輒數萬元、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但在家裝消費領域,不和諧的聲音仍是此起彼伏。對于消費者,最好還是提前了解裝修陷阱,提前維權。
首先,到了消費旺季,諸多形式的促銷活動紛沓而來,例如團購會、展銷會、推介會等。消費者面對促銷信息時,要注意銷售合同中的不合理約定,同時注意商家品牌的合法性和美譽度,選擇有保障的商家和賣場購買。
其次,在選擇裝修公司時,要挑選正規、有資質的裝修企業,同時注意裝修企業使用的材料、其生產廠家是否正常注冊、有合法信息。因材料不合格出現裝修問題很容易被推諉責任,消費者不得不承擔苦果。
第三,要知道即使是有工商登記等手續齊備的裝修公司,也可能在承包裝修材料一項上做手腳,譬如用次品甚至是不合格品冒充優質品。據介紹,地板、地磚、馬桶、水龍頭等,即使表面花紋、顏色一樣,其材質也可能相去甚遠,沒有專業知識的消費者難以辨別。
第四,通常施工方會在裝修進行到一定階段后,以之前的預算價格低了為由擅自撤走工人,以拖延工期的方式逼迫業主加價。而在簽裝修合同時,如果施工方只在預算單上寫明每個項目所需的人工費、主料費及輔料費,不注明材料的品牌、規格、型號、等級等,業主就要小心對方鉆空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