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涂料網訊:目前的家具行業,是一個“僧多粥少”的買方市場。樓市清淡,家具市場過剩,“壓力山大”,國內大型家具賣場關閉、退市的新聞不絕于耳。
T公司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型家具制造企業,在業內各大品牌銷售受挫、紛紛自降產能的時候,它實現了連續兩年營業額平均增幅30%的優秀戰績。這個小企業是怎么玩轉江湖的?
一線市場:電話不邀約?
2013年傳世嘉業在家居業內高調打出“爆破時代”的宣傳口號,很多企業跟風加入團購、集采的行列,標志著家具行業“爆破”時代的來臨。
蜂擁而上的大量促銷活動讓店家疲憊不堪,“不做活動愁死,做活動累死”。活動促銷已經成為常態,消費者見怪不怪,無動于衷,單純“爆破”的效果已不再明顯。
“我們現在已經不做爆破了。”
面對死局,T公司在營銷方法上做出了調整。
“一線城市,比如北京,我們有6個直營店,分布在市中心的每一個區。每個區下設兩個人去調研市場,首先對接所在轄區的設計公司,他們是我們的大客戶,與他們簽署一些協議形成戰略伙伴,讓他們在做項目的時候首選我的產品。其次,我們向每個轄區內的中高檔小區的物業采買業主電話,回來以后進行電話跟蹤,做用戶需求分析。”T公司總經理張蕾說。
與設計公司合作固然是個好辦法,也簡單易行。但是采買住戶信息進行電話溝通這個方法好嗎?現在我們每個人都處于電話騷擾的重災區中,誰會理會這種電話?
“不可否認,直接通過電話邀約形成購買的顧客確實不多,大約3%。”張蕾說,“但這并不是根本目的。我們是想通過電話溝通,深層次分析顧客的潛在需求,研究業主構成、戶型特點,拿出解決方案,為后續更強有力的轉化奠定基礎。”
T公司加強了網絡媒體和移動終端的使用,尤其是微信,在電話銷售前期電話溝通的時候,不是馬上邀約顧客進店購買,而是邀請潛在顧客關注它的微信公眾號,然后在微信平臺上給顧客發送產品樣圖、互動解答。
“通過前期的電話跟蹤、QQ、微信的互動,我們挖掘到每一個顧客在購買家具時的痛點,最終為顧客提供一對一的定制化服務和解決方案。”張蕾說。
這樣的前期溝通,讓T公司對客戶的戶型了如指掌,一方面,促進消費者由“最后定家具”改為“最早定家具”,另一方面,針對戶型的缺陷而制定的整屋解決方案,能有效地把其他競爭對手甩在身后。這比只講家具本身的導購話術,更貼近消費者的需求。
下沉渠道,發力三、四線市場
與其他家具品牌不同,T公司沒有選擇把自己的展廳鋪滿一線市場或者盲目觸網,而是快速下沉渠道,集中力量拓展三、四線城市的經銷商隊伍。
T公司拓展三、四線經銷商,并不像其他廠家那樣簡單地簽代理、經銷協議,把家具發給你就不管了,他們把經銷商當成自己的團隊來培養。
“每發展一個新的三、四線經銷商,或者經銷商開設一個新的網點,我們都會自費派人過去培訓經銷商的經營團隊,手把手地教導購銷售知識,讓銷售人員融入這個品牌。”張蕾說。
T公司對外地的經銷商團隊實行微信化管理,每一個省份開設專門的微信服務群,里面有公司的服務人員、有外地的經銷店面人員、有外地的經銷商老板,廠商直接溝通,有什么問題都在微信上直接說。
這樣既實現了經銷商隊伍的扁平化管理,又有助于經銷商之間分享經驗,得到了經銷商團隊的認可,讓其有一種“自己人”的感覺。
“我們很愿意經銷商在當地做品牌宣傳,為此不管是什么樣的宣傳,我們都會幫經銷商分攤50%的費用,有一些重點區域的宣傳費用我們會全額負擔,并出人配合經銷商的活動。”張蕾說。
相對于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三、四線城市的品牌宣傳費用很低,還處于價值洼地。雖然大部分三、四線城市的家具市場缺乏規范和品牌管理,但本地的消費水平及逐漸強化上升的品牌消費需求卻不比一、二線差多少,在沿海發達的三、四類城市往往要超過一、二線,但苦于家門口沒有像樣的能滿足面子的專業商場,而只能外流至其他地方購買。
三、四線城市現在的發展進程,就相當于5年或10年前的一、二線城市現狀。現在誰抓住了機會,5年或10年后,誰就是那里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