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各大家居建材賣場動作頻繁,開設新店、建立更多業態、涉足大家居產業……向更大規模、更多經營、更多業態領域進軍。除了家居產品,家居建材賣場向文化傳播地轉變,不斷強化家居美感及文化內涵,家居建材賣場的轉型在悄然進行。
求改變家居建材賣場變身文化傳播地
家居建材賣場是消費者購買家具的第一站。在品牌店面不斷調整店面形式的同時,家居賣場也在尋求改變,通過提升硬件、豐富業態等形式體現家居賣場的美感。可以看到,家居賣場越來越重視“顏值”,通過增加設計感、文化內涵,讓消費者感受家居建材產品的內涵。
今年9月,城外誠家居廣場家居行業工匠精神主題展覽正式開展。展覽共分前言、匠心之道、匠人匠心、匠心之作、匠心之器、匠心傳承、結語七個部分、近七十個展陳章節,通過對家居行業工匠精神的逐本溯源,運用作業場景、工具技藝、木作精品、家居實景等圖片及實物的展示,借助多媒體及DIY互動體驗等手段,展現傳統文化中的家居文明,以及新時代家居人的傳承與創新。此項展覽將長期向廣大市民免費開放,對于消費者而言,又多了一處親子互動、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去處。
重體驗家居建材賣場創造家居消費圈
家具建材是生活消費的一部分,賣場也在有意引入其他業態,創造出生活消費的氛圍。以居然之家麗澤店為例,在今年,居然福康老年用品超市正式營業,至此,消費者不但可以在居然之家麗澤店裝房子、買家具,還可以實現逛安康食品超市和福康老年用品超市。據透露,麗澤店未來將引入餐飲、健身、影院等業態,消費者還可以在這里吃飯、健身、看電影。如果這些改變全部實現,麗澤店儼然成為以家具建材銷售為主業的商場。對于周邊的消費能力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集美家居則看重新能源消費領域。在今年年初,集美家居大紅門店建設300個電動汽車充電樁,目前已經運營開放,與其投資建設的首資環耀比亞迪新能源城市展廳相呼應。這為消費者以及周邊居民出行提供了便利,成為新的城市地標。
類似的賣場動作并不少,商場通過多種努力想把自己打造成博物館、親子樂園、休息區。例如在今年,紅星美凱龍紅星各地賣場陸續實施了空間“微整形”。以紅星美凱龍的東四環商場為例,中庭設計、櫥窗陳設都頗為講究,寬敞明亮又不失藝術氛圍,時常更新的藝術陳設區域,讓消費者仿佛置身國際家居展會現場;洗手間內設有清潔護理套裝、兒童踏板,打造“五星級”標準;與品牌展廳融為一體的咖啡館優雅寧靜,讓消費者駐足小憩。
東五環商場則引入咖啡館、兒童、展覽等不同業態,以豐富的業態為特色,成為周邊消費者光顧的區域。紅星美凱龍集團副總裁兼京滬、西南大區總經理王偉表示,“紅星美凱龍今年在設計上繼續發力,與國際知名設計師合作,推出設計產品。這樣做并不是要靠他們的產品打天下,而是希望借助這些頂級設計師的審美號召力來喚醒全行業的審美意識,特別是家具工廠老板的審美意識,讓全行業注重美的設計。”他表示,紅星會從制度上要求并從細節上幫助各個廠家把店面做得更漂亮,并通過引入其他品類,讓消費者在商場中感受到美,從而帶動行業和消費者審美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