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家電賣場的營銷從逢節促銷、造節促銷,再到定期舉辦的“內購會”,買家電趁促銷成為消費者不變的真理。從去年武漢國美的7.9超級內購會開始,這種營銷模式便成為各大家電賣場定期推出的營銷手段。業內人士表示,“內購會”就是一種變相的價格戰,它能在短時間內帶來不錯的銷售業績,但是大家集中推,而且比較頻繁,不論是從影響力還是銷售來看,都難以和初期媲美。
低價是“內購會”不變的主題
事實上,“內購會”并不是這兩年才出現的新名詞。但“內購會”成為家電賣場提升銷售的法寶,還是始于去年。從武漢國美7.9超級內購會一炮打響開始,這種營銷手段便被各大家電賣場爭相利用,并且收效都不錯。
與日常家電賣場售賣的家電相比,超低價和實惠是歷次“內購會”的關鍵詞。從武漢國美今日推出的4.15福利答謝會來看,1299元的1.25匹合資空調,1799元的48英寸智能全高清LED彩電,確實比“內購會”之外的節日促銷更低也更誘人。
說是“內購會”,但在實際執行中都擴大了優惠對象范圍,有意愿購買產品的消費者基本都能獲得“內購”資格。而對于格力這樣的實力廠商自己舉辦的團購會,盡管還要花錢購買入場券,但因為大手筆的贈品還有給力的促銷,消費者仍是相當買賬。
營銷專家表示,說白了“內購會”是以“內購”的形式造出來的一種市場營銷策略,它能夠制造亮點博人眼球,提升市場銷售,消費者也能從中獲得實惠。
如何能讓“內購會”有新亮點
本周,蘇寧易購4.14超級團購日、武漢國美的415福利答謝會,工貿家電4.15特權日大型促銷相繼登場。毫無疑問,各商家都鉚足了勁,希望在五一前爭取到最大市場份額。
但盡管每次內購會賣場都會提前布局規劃,備足貨源、推出特價、贈品多樣,聯合各家電品牌推出的專場團購,以及各種增值服務等等,如今的內購會已難再現最初的盛況。
不論是去年武漢國美的7.9親友內購會,蘇寧的8.14感恩回饋全閉店會員專場活動,或是工貿家電的8.27員工親友VIP專場答謝內購會,在聚集了人氣的同時,都不斷刷新著銷售紀錄。當然,更多的是給了商家信心,市場經濟環境不樂觀,但消費需求還是大大存在的。
于是,“內購會”這種促銷形式便一場接一場,幾乎是以每月一輪的頻次接連上演。對此,不少商家坦言,內購會大家都在跟而且很頻繁,似乎也到了瓶頸期。目前樓市雖火爆,但家電畢竟不是日耗品,或許應該尋找新的亮點。對此,有專家建議,商家可以嘗試打通上下游的購物需求,比如聯合新開樓盤推出專場內購,或聯合家居賣場進行需求定制等等。
除了價格消費者還想要什么
“內購會”折扣力度上會很大,對家電賣場來說,通過廠商之間的共同讓利,給出價格底線,直接讓利于消費者,以此拉動銷售大幅上升,而消費者買到心儀的實惠產品,可謂是雙贏。
但是除了價格,消費者還想要什么?答案是購物體驗、品質還有服務。參加過工貿家電內購會的丁女士說,新房裝修買了全套家電,便宜了好幾千,除了實惠外必須要給工貿的家電顧問點個贊,買的東西雖多卻讓人很省心。而陳先生則對此前參加內購會的送貨速度頗有意見,購買時已明確表示比較急,可后來又被告知需要補貨等幾天,心里挺不舒服的。
此外,不少消費者表示,“內購會”期間,賣場的各種促銷形式比較多,但是對于特價秒殺搶購、0元或低價競拍這種最反感,耗時耗精力還買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