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涂料網訊:今年年初,東鵬集團全面介入家居界的新聞引起了業內的關注,其實我們留意到,近年來很多的建材行業通過資本的方式或者戰略合作方式逐步延伸至固定家具品類,例如櫥柜、衣柜。這些品牌的“跨界整合”對家具企業影響如何?接下來,讓深圳市家具行業協會住宅精裝研究院院長關永康跟我們獨家揭秘建材和家具的跨界“陽謀”。
建材行業面臨的困惑
關院長指出,建材行業和家具行業最大的不同,就是建材行業嚴重依賴于“以產定銷”,并非是“以銷定產”。我們以“瓷磚”企業為例,最大的問題就是開窯不能停,停窯重啟的費用極為高昂,而且是連續不間斷的滿負荷生產才可能控制成本。所以大多數的陶瓷廠都不敢輕易停窯,但是這樣的大規模生產導致各個企業極大的庫存,而且這樣的庫存壓力不僅僅是廠家,還有遍布全國各地的分銷系統!所以到目前為止,整個陶瓷行業面臨最嚴峻的壓力——“去庫存”。
然而目前的房地產市場在縮減的狀態,僅僅依賴終端賣場的大規模促銷不能完成!因此各個企業都在尋求最佳的突破口!而建材企業距離整個地產生態鏈距離最近,因此向業主提供“整合服務”及“整合產品”成為最佳的商業模式。所以,幾乎所有大型建材行業的產品鏈都在積極的延伸,它們整合了衛生間、廚房、客廳里所有的天地墻所使用的所有建材品類,甚至延伸到淋浴房、櫥柜等。
不過這里存在一個問題,在裝修所使用的主材部分,類似馬桶、瓷磚、地板、乳膠漆、吊頂等品類,市場價格越來越透明,利潤空間越來越小,這時就會類似東鵬這些大型的建材企業,在他們看來,家具行業是該生態鏈中相對市場透明度不高,利潤相對豐厚,因此有迫切希望跟家具企業進行合作的意愿!
強強聯合,打造大家居產業鏈
為了更好的探討建材行業進軍家具行業的實質,我們再來梳理一次家居消費的邏輯:
以上所說的家居消費邏輯包括了4大類、8大產品包:
1、設計包
2、建材包、施工包
3、固裝家具包、活動家具包、軟飾陳設包
4、家電包、功能配件包
由上可見,建材行業是家具行業的上游,因此我們提出構思:家具行業自身通過內部整合,向上游的建材行業提供含家具包、軟裝配飾包在內的一體化方案,這個可能會成為一個新的渠道模式。因為中間有個核心的鏈接關系——設計包!由于施工不含設計,建材企業僅僅依賴建材很難向業主提供有風格調性的設計方案,只有建材行業和下游的家具企業聯合起來,才能給上游提供設計包的服務。
建材和家具各有所長,互補助力
由于建材在家具企業的前端,所以比起家具企業,建材企業更早接觸到房地產開發商,跟房地產開發商打交道很多年,與房地產的關系更加緊密。但是不容忽視的是家具除了解決風格調性之外,最核心的是在收納的問題,而收納是建筑設計、建材、施工都不可能完成的,只能由家具完成。所以,建材企業是家具企業的上游,家具企業需要建材來引流,但最后真正解決一個家的功能更多靠家具,而并非靠建材。
多渠道運營,整合家居一體化
建材和家具跨界合作,雖然各有所長,但是會否會出現利益之間的沖突?關院長表示,首先建材和家具企業合作肯定是利大于弊。因為在日益嚴峻的家具市場環境下,所有的家具企業,尤其是其決策層,真的要考慮如何實現多渠道營銷的問題。一樣東西可以通過不同的渠道賣出去,家具除了可以出現在賣場,也可以出現在精裝房。這兩個渠道之間是平行,互相不沖突的。
其次,建材和家具企業合作,也是為了更好地生存。在市場一片蓬勃的狀態之下,任何人都想把最后一滴油都給吃干凈,但是現在市場環境不好,社會分工就應運而生了,各行業各司其職,強強聯合,綜合能力強的整合別人,綜合能力弱的主動被整合。而建材企業如果要整合大家居產業鏈的話,必須跟家具結合在一起。
適者生存不單單是大自然的演變規律,同樣適用于大家居行業。關院長表示,在未來,無論是建材企業還是家具企業,都應該以更加開放的思維來看待兩者之間的合作,在未來兩大行業或許會成為對手,但更多的應該是并肩作戰的隊友!
如今,消費者的需求在發生變化,整個市場在發生變化,80后、90后這些新的主流消費群體需要的是更簡單、更實惠、更便利的體驗。所以,建材和家具強強聯合是一個利好消息,既能解決消費者裝修時的痛點,更重要的是,能夠為建材企業和家具企業拓寬了銷售的渠道,締造一個新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