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表面處理網訊:一方面,電鍍業十分類似于愛美之人抹胭脂、涂防曬霜,它通過電鍍技術在金屬或非金屬表面上鍍上薄薄的鍍層,以起到更好的保護和美觀作用。不僅如此,電鍍與現代電子工業、國防工業、航空業也息息相關。
然而另一方面,社會上對電鍍,卻是“談虎色變”。隨著近幾年電鍍安全事故頻發,中毒、污染、爆炸、火災等詞成為標簽,電鍍行業飽受詬病,并被認為是“夕陽產業”。
“社會對電鍍行業沒有全面認識,造成了誤解。經濟要發展,電鍍行業就必不可少。置身其中,我們唯一能做的是改變這種局面——通過改進電鍍工藝和產品來達到安全電鍍、綠色環保電鍍。”廣州三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州三孚科技)董事長上官文龍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
從源頭杜絕電鍍危害刻不容緩
上官文龍告訴記者,從某種程度上說,電鍍業是因制造業而生的一門美容工業,比如常見的由鐵制成的家具家電汽車輪轂等,容易被氧化生銹,很不美觀,而通過電鍍技術在鐵的表面鍍上其他金屬,可以改變鐵制品表面易生銹的特性。
記者了解到,伴隨著近年來中國制造業如建材、家具、電器、電子、汽車等強勁發展,電鍍業也煥發出了勃勃的生機。然而,本來是一項為制造業錦上添花的表面處理技術,卻在加工過程中,產生了大量污染源,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壞。
記者日前在江浙一個鄉鎮看到,由于電鍍企業眾多,加之這些企業規模散小、污染治理設施配套不全,廢水非法排放,使得該鎮多條河水質嚴重污染。
8月2日,江蘇蘇州昆山市開發區中榮金屬制品有限公司汽車輪轂拋光車間發生爆炸,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傷。這場慘劇更是給整個電鍍行業敲響了警鐘。在電鍍廠安全生產檢查中,氰化物的安全隱患引起高度關注。氰化電鍍不僅僅是環保問題,更重要的是社會安全的問題。1克氰化鈉足以毒死20個成年人。“全國電鍍工廠超過15000家,九成以上企業或明或暗使用氰化物。氰化物從生產、采購、運輸、存儲、使用、廢水處理,以及鍍槽、廢水池的維修、廢棄等環節都存在安全隱患。”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
“但電鍍技術尚無可替代,目前唯一能做的是把電鍍工藝中那些有毒、有污染的材料逐步地取代掉,無氰化電鍍技術就是重要的途徑。”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廣東電鍍協會清潔生產專業委員會技術總監、廣州三孚科技總工程師詹益騰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
三孚無氰堿銅技術成標桿
1997年,上官文龍成立廣州三孚科技,進軍電鍍業。“要從源頭上杜絕電鍍工藝的危害性,樹立行業標桿。”這成為了他的一個夢想。
高度決定力度,力度決定速度。2005年,他請來了一位長期從事綠色電鍍工藝研究的研究員詹益騰,并組建了研發團隊,開始探索包括無氰堿銅在內的無氰電鍍技術。
21世紀初,在全球無氰堿銅技術仍然是一個難題,歐美國家在這方面的探索比中國領先。2004年,廣州三孚科技從美國引進了EPI公司的無氰堿銅,由于中國制造環境不同于外國,引進的產品穩定性不足,也不適應中國的制造技術與標準。詹益騰說,“我們一定要研發出更穩定、更適合國內市場的無氰堿銅產品。”
此后,詹益騰帶領研發團隊,逐步攻克技術關口,最終開發出擁有完全自主產權的無氰堿銅產品和技術。據了解,相較于傳統的氰化物電鍍,三孚無氰堿銅技術有諸多優勢。如在汽車鋁輪轂電鍍中,用預鍍無氰高密度銅代替傳統的預鍍啞鎳工藝,以當時的原料成本計算,一只20英寸的鋁輪轂可以降低53元電鍍成本并提高一次合格率10%以上。如在衛浴鋅合金件電鍍中,無氰堿銅可以取代氰化預鍍銅、焦磷酸銅,生產工序從13道變為8道,不僅節省水電、人工成本,還能減少含銅、含磷廢水排放。
自2007年開始,三孚無氰堿銅的產品與技術廣泛應用于汽車輪轂、鋁合金工件、五金產品、鋼鐵、黃銅工件等領域。世界鋁輪轂龍頭企業臺山國際、浙江今飛、浙江泰龍、寧波北侖、湖州金泰、廣州佳波、珠海堅士、新金山五金、溫州龍鑫等成為三孚的客戶。
三孚無氰堿銅技術不僅得到了業界認可,也得到了政府的重視和扶持。
2010年,廣州三孚科技的“電鍍行業無氰高密度銅工藝關鍵技術及其產業化”項目順利通過廣東省科技廳驗收。廣東省環保廳鑒定該項目技術水平已達國際領先水平,建議加大該成果推廣應用力度。2012年,無氰高密度堿性鍍銅技術入選國家發改委、環境保護部、科學技術部和工信部聯合頒布的《國家鼓勵的循環經濟技術、工藝、設備名錄(第一批)》第一項(第13號文)。
“我們已經在鍍鋅、鍍銅等方面有無氰化的核心技術。”上官文龍笑言,三孚的產品甚至優于當初引進的EPI產品。
綠色電鍍工藝受市場認可
在受電鍍重度污染的浙江,當地也希望能走出一條低碳環保之路,改變傳統的電鍍發展模式。在上官文龍看來,在全國徹底推廣無氰堿銅技術是最典型、最有意義的電鍍環保工作之一。
然而,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出于安全、環保意識不足,以及成本因素,許多電鍍工廠并不愿意把傳統的電鍍工藝換成無氰化工藝。
“其實對于電鍍工廠而言,無氰堿銅工藝運行成本略高于氰化鍍銅工藝,但無氰堿銅僅是其中的一小段工序,該工序成本相對于全流程成本而言微不足道,無氰堿銅和氰化鍍銅的綜合運行成本幾乎相當。”上官文龍表示。
一系列實踐證明了這一點。以衛浴行業中廣泛應用的對電鍍工藝要求最高的鋅合金件電鍍為例,2012年,三孚科技開始與衛浴世界龍頭企業廈門某衛浴公司合作,經過2年對無氰電鍍產品嚴苛的測試,在產品質量、環保安全等方面,取得該公司的認可,引發了相關業界矚目。
“電鍍行業含氰工藝逐步被取代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應該成熟一項無氰工藝,取代一項含氰工藝。希望政府像對待氰化鍍鋅和氰化沉鋅一樣,推行無氰化制度,支持企業采用綠色電鍍工藝。只有這樣才有望逐步改變電鍍行業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現狀。”詹益騰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
上官文龍表示,“除了政策的扶持、企業的歷練,還需要資本市場的推波助瀾,當前三孚科技正在謀劃上市。”根據他的部署,上市后,三孚科技將投資2-3億進行研發中心、實驗室儀器、中試車間的建設,從硬件上拉近和世界行業龍頭企業的距離;并通過收購上游企業與下游企業,保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減少研發的周期。
“三孚愿意利用自身無氰技術優勢,大力推進電鍍行業無氰化進程,為建設綠色安全、和諧美滿的中國做出應有的貢獻。“上官文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