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涂料網訊:“低至5折”、“下定搶i-phone6s”、“1元搶建材”……又到了一年中家居建材行業促銷最熱鬧的季節,各種誘人的低價、優惠在建材市場隨處可見。市場上產品繁多,商家們使出的促銷招數難免讓人眼花繚亂。如何挑選到真正貨真價實的產品?業主或許需要提前做功課。在購買時,不能被低價遮了眼,更不能陷入以下消費誤區。
誤區1
未考慮售后安裝
原價608元/平方米的吊頂,活動優惠價僅308元/平方米,市區某小區業主周先生覺得確實劃算,便當場下了定金。但是,等到通知商家發貨時,周先生卻被告之:這款便宜的吊頂要另外收取安裝費,龍骨、五金件等安裝輔材也要另外收費。由于事先對售后安裝沒有詳細的約定,周先生只能另外掏錢。“這么一算下來,也沒有比原價便宜太多。”周先生說。
提醒:“三分材料,七分安裝”,這句在建材界中達成共識的話,正說明了建材產品安裝的重要性。消費者在下單前,要向商家問清楚是否有二次收費的項目。這些項目不僅包括安裝費,還包括安裝所需的材料費。
誤區2
重折扣忽略質量
“裝修買建材時看到市場上有不少搞活動的特價品,尤其有個馬桶,打完折后換購價才300多元。”市民謝先生考慮到裝修下來已經不斷超支,就把特價馬桶買回家。但是用了半年多,馬桶的水件就出現了問題,經常連續兩次按下沖水按鈕,按鈕或者無法及時反彈,或者反彈緩慢。
提醒:購買特別優惠的產品時,要注意產品本身的質量。有些產品搞特價是因為設計過時,而有的產品則是有可能存在瑕疵。消費者在購買特價品時,一定要多向銷售員問“為什么”,弄清楚特惠的真正原因。與此同時,消費者也要注意問清楚特價品的售后維修、退換貨服務等是否和正價產品有區別,并寫成書面憑證。
誤區3
重名牌不考慮使用性能
“我買的材料幾乎都是品牌,從衣柜、櫥柜到衛浴、實木家具,但是很多朋友來看了都覺得看不出來。”剛入住新家的林先生說。裝修可謂是僅次于買房的重要的家庭消費項目了。一次裝修的好壞,決定了接下來8-10年的居住水平,很多業主意識到這一點,在選擇家居材料時候,以為只要價格貴、檔次高的就是最好的,并不注重使用功能。
提醒:在裝修中,材料并不是檔次越高越好,是要和家居的使用性能結合起來,以實用為基礎,環保為主要考慮因素,住宅內的超標輻射、有害氣體等污染一般都是由家裝材料造成的。不論是風格上的搭配還是價格上的合宜,都是業主必須考慮好的,不為名牌來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