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涂料網訊:立邦不打算只生產涂料了,它還想幫人把涂料刷到墻上去。
這家過去以出售涂料為主的公司正在中國市場大規模開展它的刷新服務。最近半年,電視上正頻繁播放著關于立邦刷新服務的廣告。
刷新服務簡單來說就是對已經裝修或者正在居住的房子墻面進行重新刷漆。目前,立邦中國的刷新項目已經累計服務了51個城市的6萬戶消費者。
“公司已經制定了從制造商到全方位服務商轉變的戰略,而刷新服務是戰略轉變中的一個關鍵項目。”立邦中國區總裁鐘中林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作為居室中面積最大的部分——墻面的改變往往能使家有一種煥然一新的效果。但對需要刷新服務的家庭來說,往往存在著這樣的困擾:一般的施工隊嫌項目小,不肯接這樣的項目;馬路上的油漆工,質量又難以保障;而且這些施工人員都不會對客戶家里現有的家具、地板進行保護,刷新之后的清掃也是一項大工程。立邦卻承諾會完全包裹家具、地板,不被油漆沾染。立邦的賣點,就是要消費者覺得刷新并不麻煩。
因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飛速發展,在過去的十年時間里,立邦中國一直保持著兩位數增長。不過,隨著房地產市場調整,市場競爭者越來越多,立邦也面臨著挑戰。在當時的上海市場,立邦與競爭對手的差距正在拉大,并丟掉了部分市場份額,為了重新奪回市場,立邦決定延展自身服務領域,與競爭對手形成差異化競爭。
2011年,立邦開始在上海試推出刷新服務。也是這個時候,做了21年銷售的毛坤明被調回上海,擔任刷新項目總監。履新后,毛坤明發現幾乎所有的經銷商都拒絕了他關于刷新項目的提議,經銷商認為賣涂料簡單,做服務卻很麻煩,不僅需要有項目經理、施工隊等,回款周期也長,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為了打破這種顧慮。毛坤明決定樹立一個成功標桿,吸引其他經銷商自發跟進。他找到一位做工程出身的項目負責人,兩個人一起一步步制定了刷新服務的框架和規則。立邦規定施工中服務人員要穿著統一服裝,不允許喝客戶家的飲料,不能在施工場地吸煙,甚至不使用客戶家的衛生間等。
這些條例經過一戶戶人家的實踐被確定下來。2012年,立邦在上海獲得了2000家用戶,經銷商開始認可這樣的模式,更多的城市開始加入進來。經過兩年的實踐,2013年,刷新項目部正式成立。
到了2014年,立邦的戰略更加明確,公司先是去掉了原先Logo上的“Nippon Paint”,只留下“立邦”兩字,以此強調立邦不只是賣涂料的公司,更提供完善服務。后又進行組織架構調整,拓展涂料事業群,成立了基材與輔材事業部、商裝木器漆事業部等新部門。并為自己的刷新服務投入了兩億元的廣告費用。四組以“為愛刷新”為主題的廣告投放市場,包括“新婚夫妻搬入新房”、“父母為孩子刷新兒童房”、“姐弟為老人刷新外墻”、“墻畫求婚”,寓意當面臨人生新起點、新角色的時候,立邦希望與消費者一起攜手新生活。
這一年,刷新項目的用戶數量從2013年的3000戶躍至2.8萬戶。然而,對立邦來說,這個新項目也是一樁麻煩的生意——比起現場即時完成銷售的涂料業務,刷新服務的周期一般在7天左右。經銷商們需要自己招聘工程隊及項目經理,派往立邦進行培訓,達到標準才能上崗服務。為幫助經銷商,立邦制定了招聘標準以及各種詳細的服務守則。每天晚上,毛坤明都會和經銷商的施工隊在微信上開會,總結當天正在施工的項目。
這種事無巨細的管理,使得立邦在服務推廣初期保持了一個較高的標準,從而創立了好口碑。在各大裝修網站上,除了價格較貴,立邦刷新服務的口碑一直不錯。
項目開始前,立邦會派人進行墻面檢測,根據墻面實際情況提供報價。一般墻面情況不錯的,刷新130平方米墻面的材料加人工費用大約要1.5萬元。隨后簽訂協議,施工隊入主。除了開始的定金,消費者在全部工程完成之后付款即可。
為了配合刷新服務,公司在產品結構上也做出了相應調整,立邦將其稱為涂裝體系,包含墻面的基材、防水、膩子、面漆等所有產品。據毛坤明介紹,目前主要的項目是存量房,二手房、別墅、自建房的業務也在增多,同時一些辦公室改造以及商鋪刷新也會找到立邦,當然這些客戶都會買立邦產品。
為了滿足市場上新的刷新需求,公司在2013年收購獲得了廣州秀珀化工和歐龍漆的控股權,填補了此前在地坪涂料、防水等方面的不足,為將來承接更多刷新業務做準備。
鐘中林表示,刷新業務目前仍然是投入大于所得,公司今年還將加大這方面的廣告投入,未來達到100萬用戶規模的時候,刷新服務才可能在公司業務中占到較大比例。
但對這家傳統的制造企業來說,要思考的是如何與消費者建立更多的聯系,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雖然公司在天貓、京東都有電商平臺,但帶來的銷售占比不到1%。他認為,對于涂料行業來說,更重要的是服務O2O。“線上平臺的確能夠減少專賣店的成本,但是涂料畢竟不是快速消費品,希望通過與之相匹配的線下刷新服務帶來更多的消費者認知,從而推動產品銷售。”
2014年,立邦中國的營業額超過136億元,占整個立時集團銷售額71%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