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涂料網訊:5月28日,由國家林業局主辦的中國(贛州)第二屆家具產業博覽會,在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隆重舉行。
一個國家級的家具產業博覽會,卻在一個縣級行政區舉辦,其背后,包含著一個產業的傳奇。
全國第一家水性漆自動化噴涂中心,實現了家具噴涂過程全自動,全封閉、無害化。
正在極限檢測中的實木家具,經過國家級檢測平臺檢測的家具,可獲得國家認證的質量芯片。
南康地處偏遠內陸,一無林木資源,二無市場條件,三無交通優勢,卻在短短20多年時間里,發展成為年產值近千億,中部地區最大的家具產業基地和全國最大的實木家具生產基地。
一群打工者,催生的一個大產業
“南康家具業的起源,是由一群返鄉創業的打工者催生的。”南康家具產業發展的見證者、南康最大的家具產業園投資方泓泰投資集團企劃總監趙賓說:“上世紀90年代初,大量的南康人到廣東沿海家具企業打工。南康木匠,一直比較出名,這些有手藝的打工者,很容易成為廠里的骨干,也就有了接觸市場和客戶的機會。”
這群打工者返鄉之后,利用在沿海所掌握的市場信息和客戶資源,結合當地廉價的人工和土地成本,開始了在本地的創業,南康的家具產業,就這樣從無到有,慢慢發展起來。
“最初只是廣東家具業的下游產業,做代工或貼牌加工,在這邊做好家具白胚,再運到廣東進行深加工。慢慢地,從餐桌椅、床等的初級加工延伸到整個家具全產業鏈的生產。”
隨著返鄉創業的“南康木匠”越來越多,南康的家具產業越滾越大,政府也因勢利導,大力扶持家具產業的發展,目前已形成了5000多家成品企業、2000多家配套工廠、1000多家輔料廠、10個家具專業市場。帶動了生產、研發、油漆、五金、木工機械、皮革布藝、物流、電商、倉儲、展覽等10多個行業的發展,成為南康無可爭議的支柱產業。
“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人在從事與家具相關的行業。”林先生是個油漆經銷商,他說:“我曾經是一個下崗工人,這個產業的繁榮,讓我很容易就找到飯吃。”人口只有80余萬的南康區,有10多萬的技術人員和30多萬從業人員從事家具生產,家具業成為當地典型的富民產業。
政府建九大公共服務平臺
南康家具業起步于草根,其發展卻得益于政府的思路。
“市場能做的讓市場去做,市場解決不了的政府來做。從這個思路出發,我們梳理產業發展中碰到問題,規劃建設了園區、口岸、噴涂、烘干、物流、檢測、金融、電商、研發九個公共服務平臺來服務整個產業鏈,幫助產業升級。”南康區委書記徐兵清晰地表述政府規劃的全產業鏈發展思路。
幾乎每一個公共服務平臺,都針對一個長期困擾南康家具業轉型升級的難題,比如今年初建成的全國內陸地區首個進境木材口岸,讓80%木材依靠進口的材料供應,實現了家門口直接通關,每年可降低木材和物流成本約40億元。新建成的噴涂平臺,是全國第一家水性漆自動化噴涂中心,整個噴涂過程全自動化、封閉式,既提高了產品檔次又降低了污染。檢測平臺是全國縣級第一家的國家家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可為全區家具產品提供國家級檢測服務。家具電商平臺有電商企業近千家,年交易額超30多億元。
“這些公共服務平臺在服務整個產業鏈的同時,也使南康家具開始從仿制、代工向自主研發、自主品牌轉變,開始形成以實木家具為核心的區域品牌特色。”徐兵書記說:“目前我們的產品內銷以中西部地區為主,外銷以東南亞、美國等10多國家為主,隨著產業鏈的整合,未來的空間會更大,買全球、賣全球不是一句空話。”
動車將通,期待與廈門合作
今年底,廈門至贛州的動車即將開通,對于兩地的合作,趙賓充滿期待:“動車開通后,廈門到贛州只需兩個半小時,兩地的交流必然更加密切,南康家具也會成為廈門人的一個新選擇。”
趙賓也堅信南康家具有自己的優勢:“南康是實木家具生產基地,用材實在,價格也比較公道。一套一桌6椅的橡膠木餐桌椅,價格也就在千元出頭,對于普通家庭來說,非常有吸引力。這幾年,本地生產企業也開始注重做品牌,在泓泰家具大市場,專門設立了一個本地優秀企業精品館,聚集了30多家本地最優秀生產企業,產品線也基本涵蓋了家具業的全品系產品,如果廈門人來這里買家具,一定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
“贛州旅游資源豐富,千年宋城,丹霞地貌,紅色搖籃,動車開通后,廈門人來贛州旅游,抽個空,到贛州南康區家具城買家具,省下的錢,基本就把旅游的錢賺回來了。”趙賓發出了熱情的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