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速度與激情7》于4月12日在內地首映,首映票房達3.91億,超《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首周六的2.23億,刷新內地單日單片票房新高。面對如此強勁的票房,不少營銷人士為其上映之前極大的宣傳力度以及營銷方式稱贊。
眼球經濟時代,電影營銷方式的好壞對票房起著巨大的影響作用。然而,不管是電影業還是家具及其他行業,營銷及服務的好壞對于企業營銷的增長都異常重要。宏基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先生于1992年提出著名的“微笑曲線”理論,理論貼切地詮釋了工業化生產模式中產業分工問題而備受業界認可。微笑曲線將一條產業鏈分為三個區間,曲線兩端朝上,中間是生產與制造,左邊是研發與設計,右邊是營銷與服務,其中高附加值與高利潤一直集中在產業鏈的左右兩端。

新興的互聯網為企業在產業鏈右端的營銷與服務附加值的升級提供了更大的可能,企業可以利用互聯網更好的拓展銷售、維系客戶。這一理論的實踐企業,在近年中以淘品牌為典型,淘品牌們利用互聯網銷售平臺,跨越傳統層層銷售渠道,將產品直接銷售至消費者手中,以更敏銳的方式走在市場的終端。而這一實踐模式,用當下的熱詞來說,就是“互聯網+”。無論是服裝品類中的韓都衣舍,還是家具領域內的林氏木業,這些企業都作為該領域內的早期平臺模式的踐行者,在開業之初即利用互聯網平臺的銷售,站在了微笑曲線的右端,成為“互聯網+”的早期受益者。
打通了后端銷售的附加值之后,如何提升企業在前端的附加值?林氏木業副總經理馬燦興在媒體采訪時透露,林氏木業有著自己的設計研發基地。在林氏木業內部,培養著一批企業自身的設計師,設計師將產品設計好之后,會在林氏木業自有工廠內進行打樣生產。在打樣生產的過程中,林氏木業不僅關注著設計,同時也在關注著產品在此過程中消耗的原材料、時間等數據。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林氏木業可針對性的就生產過程中出現的情況進行改善,從而為批量化生產做足準備。

林氏木業設計師手稿
從林氏木業目前在前端的作為來看,其已在八年的發展中,默默提升了在前端的附加值。無論是成立之初以營銷與服務致勝,還是發展至如今漸重研發與設計,企業始終站在微笑曲線的兩端,在它的身上,可以窺見“中國制造”漸發展成“中國創造”。此種模式,也為其在迎來“互聯網+”及“工業4.0”時代贏得了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