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塑料網訊:塑料對全世界來說都是用途廣泛且極其重要的產品,從電子產品到家具,假肢到汽車,隨處可見。
毋庸置疑的是,塑料在社會生活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另一方面,由于難降解,經年累積的填埋垃圾使得塑料中的有害化學物質逐漸滲透到地下水中污染水源,同時還有些毒物質擴散到海洋之中危害甚至毒殺海洋動物;除此之外,塑料的燃燒或者融化伴隨著有害氣體的產生造成空氣污染,因而它也以“環境殺手”而聞名于世。
正因如此,來自美國北達科他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們致力于改善塑料造成的持續性環境污染。他們制造了一種能夠在太陽光下降解的塑料,更為厲害的是,這種塑料僅用三個小時就能完全降解。
為了制造這一新型材料,科學家們用從一種能在水果之類的食物中找到的單糖中提取的分子---果糖和另一種名為光觸發劑的吸光分子混合成溶液。通過加熱此混合物,他們生成了一種有具有重復單位結構的長分子鏈,在冷卻之后即可形成固體塑料。
接下來,他們將塑料置放于波長為350納米的紫外光下,這個光波長度處于太陽光輻射的光波波長范圍之內。這使得光吸收分子從長分子鏈中脫離出來,從而引發塑料的降解。基于概念證明的整個實驗過程十分高效,暴露在紫外光下的塑料僅用3個小時就降解成了清潔溶液,充分說明塑料已經分解成了可溶的單位結構分子。
根據研究團隊最近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Chemie)上發表的論文,這些從塑料降解而來的分子可以重新用來制作這種新型材料,從而減少了對于原始材料的需求量。
顯然,沒人希望自己的庭院家具一放在室外便開始融化,故這種新型材料在很大范圍是不實用的。但是,對于很難回收利用并會持續引發嚴重環境污染問題的電子零件,這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研究人員們希望進一步推動這一新型材料的商業化生產,在此之前,他們應先需要弄懂這種光觸發劑是否影響了例如耐用性之類的塑料的各種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