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涂料網訊:經濟在飛速發展,國家的GDP在不斷增長,但是環境指數卻在日益下滑,經濟發展背后的環境矛盾日益突出。建筑行業是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綠色建筑是未來發展的大勢所趨。涂料又是建筑行業里面污染較為嚴重的一項,我國的涂料行業環保呼聲一直此起彼伏,環保問題年年喊,是頑疾難除還是偷懶未決?
環保一直是涂料行業的發展方向,但是涂料企業要面臨轉型升級的代價是巨大的,資金、技術、科研創新,人力的支持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工程,可謂是在刀尖上舞蹈。這也導致了一些企業打政策法律的擦邊球,環保問題真正落實到企業可謂是雷聲大雨點小。但是今年這種情況會有很大的改變,今年的環保不再是以前的“紙老虎”。在我國兩型社會的要求下,發展環保的涂料工業、顛覆傳統的耗能污染涂料已經刻不容緩。
轉型升級引領綠潮涂料企業大浪淘沙
內外夾擊倒逼涂企轉型
外因
2015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環境保護法》被號稱為“史上最嚴”的環保法,新法規的出臺和實施對于各行各業帶來深刻的影響,涂料行業更是首當其沖。2月1日起對施工狀態下VOC含量高于420克/升的涂料征收4%的消費稅。該項政策在行業內反響巨大。與此同時,醞釀已久的向涂料下游如汽車、船舶、集裝箱、卷材、家具、鋼結構等行業征收VOC排污費的政策也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出臺并實施。這些政策的實施必然導致涂料企業大浪淘沙,升級轉型。
隨著空氣環境惡化,消費者環保意識不斷加強,43%左右的消費者在購買涂料的時候,將涂料產品的環保性因素作為首要的考慮因素,這是由于涂料作為裝修材料這一本質特征決定的。消費者之所以更加關注裝修材料的環保性能,這與消費者希望構筑一個健康環保的家居是息息相關的。
內因
近十年來,我國涂料行業總產量增長了4.3倍,總產值增長5.3倍,總利潤增長6.2倍,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14年涂料行業利潤比更是比上年增長了12.9%!但是我國涂料行業小而散亂、產業集中度不高的市場格局沒有根本改變;民用市場以民族品牌為主體、工業涂料以外資品牌為主體的市場格局也沒有根本改變。利潤的增長主要受益于原材料產品價格下降,在產品結構沒有根本改善的情況下,企業自身的盈利能力并沒有提高,再加上人力成本上升、運輸物流成本高企等市場壓力是一直存在的,如果后期原材料價格上漲,行業整體盈利狀況堪憂。這種情況不利于我國涂料行業的持續發展。隨著國家政策的轉變以及整個行業的生產和經營成本也在逐年增加,目前4%的涂料消費稅已開征,整個行業5%~10%的平均利潤率更難以保證了。而且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降價仍是市場競爭的重要方式。
所以在當前內外夾擊之下,企業要想獲得競爭,不再是以前依靠規模的大小和數量的多少,更主要的是技術的創新和服務。創新將成為今后發展的主要驅動力,而環境友好化成為重要的創新方向。
沖出重圍涂料產品是關鍵
涂料產品的環保性
涂料企業能否開發出低碳環保產品,能否堅持低碳環保的生產模式,不但決定著涂料企業能否積極響應到國家號召,也決定企業能否在即將到來的市場中站穩腳跟,更決定著涂料企業能否切實地履行一個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在生產環節降低能耗,減少污染,研發環保涂料產品,對于涂料企業來說都是需要深思的問題。因此,很多大型涂料企業,已經在積極轉型,主打綠色涂料了。在涂料市場全面實現環?;慕裉?,涂料企業能不能實現自身產品環?;?,就成為企業搶占市場份額的關鍵。專家分析,企業只有將產品的“綠色”和“可再生”特性結合起來,才是“真環?!薄D敲?,涂料企業自然也需要學會“環??稍偕夹g”,讓一次性投入,可以不斷地循環使用下去,從而節約資源,達到真正的綠色、環保目的。
未來的市場必然是環保打頭陣,在當下消費者對環保日益重視的階段,涂料企業需要深度挖掘綠色商機,加快環保轉型!
涂料產品的功能性
縱觀整個涂料行業,中國涂料行業確實不缺乏產量,市場也不少。而據相關數據顯示,雖然中國涂料產量很高,但是還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涂料水平仍有差距,生產企業的規模遠遠落后于國外企業。這種粗放型的發展模式已不適應涂料行業的高速發展。在當前普通涂料市場已經飽和、利潤微薄的情況下,涂料廠家調整生產結構,加強技術研發開發功能性涂料產品。
功能性涂料在我國涂料界并不陌生,多樂士、立邦等跨國企業早在若干年前就已涉足功能性涂料產研開發。國內品牌如三棵樹、巴德士等也多次籌集技術力量展開新產品研發。提到功能型涂料,一般消費者會想到“零VOC”“抗甲醛”,這些雖是涂料企業的營銷的噱頭,但也不可否認的功能性涂料在安全環保上的優勢,健康性能已作為功能性涂料產品與生俱來的的內在優勢。環保呼聲高漲的消費環境下,消費者對涂料的升級產品的安全性抱有更高期望。功能性涂料的未來方向即在于此。
涂料產品的服務性
在涂料行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三分涂料、七分涂裝”,足見涂裝服務在涂料產品價值呈現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盡管每個涂料企業都知道服務的重要性,但它們不太愿意在服務能力上投入更大的資源,更愿意把資源投在那些“看得見”的區域。
但是在這個消費需求快速變化的時代,生產型企業將會與市場越來越疏遠,只有生產服務型企業才會緊握時代脈搏,擁有市場快速反應能力。2014年立邦中國已經通過過品牌升級實現從涂料生產向服務運營的轉型,以及從涂料制造商向“全方位涂料服務商”目標邁進的步伐。這為涂料同行樹立了榜樣。隨著涂料市場競爭的加劇,涂料企業由生產制造向生產服務轉型將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從生產型企業向生產服務型企業轉變,既是中國涂料企業發展成熟的表現,也是產業升級必然的結果,因為消費者的需求可以得到表達并能夠獲得生產者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