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涂料網訊:近年來,家裝建材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在一輪又一輪的大手筆拼獎品等大促銷熱潮后,作為建材品牌“集合”的傳統家居賣場,也開始理性探索轉型升級。近期,筆者走訪市場發現,在家居賣場內可以看到家裝公司的身影,家居賣場與家裝公司牽手合作,以爭取贏得未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家居賣場與家裝公司合作或成新趨勢
“十一”黃金周一直被視為家居業市場行情的風向標,傳統家居賣場“十一”活動的冷暖將直接反映市場的景氣程度。據了解,相比往年,今年國慶期間家居賣場呈現出“活動多,人流少”的情況,從成交量來看,很多品牌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業內人士分析,受上游房地產市場的影響,今年家居市場需求疲軟。
受大環境的影響,國內不少傳統家居賣場已經開始積極謀求轉型。例如今年下半年,在廣州家居市場,就出現了家居賣場和強勢家裝品牌共同“牽手”的情況。在廣州,有的家居賣場內甚至出現二十幾家家裝公司。據了解,目前在泉州市場已有1-2家家居賣場有家裝公司入駐,另一方面,有些賣場也表示將把與家裝公司的合作納入未來規劃中。
互惠共贏尋求更大發展空間
今年由于市場不景氣且競爭加劇,各大賣場都加大了推廣力度,促銷等活動不斷,家裝公司攜手家居賣場,可以讓家裝公司分享部分的家居賣場客源。再者家居賣場優良的地理位置和熱鬧的購物環境,相比起獨立門店的裝飾公司,有更好的硬件環境和客流量。
“賣場和家裝企業間的互相借力,是促成這一合作模式順利進行的前提。”業內人士表示。家裝公司進駐家居賣場后,不僅可以分享賣場的人流,而且可以在現場出方案,幫助客戶在現場進行選材和報價,對消費者而言更加的便利。另一方面,設計師還可以現場跟客戶交流,第一時間了解市場信息,并把最新的產品和設計融入到家裝方案中,有助于提升設計師的業務水平,并幫助家裝公司發展戰略合作伙伴。
從家居賣場的角度而言,家裝公司尤其是大的家裝公司的入駐,首先可以緩解賣場的招租壓力。其次,對家居賣場而言最大的好處是帶來人氣和銷售。家裝公司一直以來以終端營銷見長,小區營銷、電話營銷、短信營銷和網絡精準營銷,主動出擊,手段多樣。家裝公司吸引的客源,最終都有可能轉化為家居賣場內建材、家具商家的潛在消費者。
平衡好各方關系才能成就好“姻緣”
家居行內諸多賣場和家裝公司都在摩拳擦掌,尋找合適的聯姻對象。但據了解,單一的“聯姻”固然容易,但要成就一段“多方獲益”的好姻緣卻非易事。
“家居賣場和家裝公司合作這一模式能否成功,關鍵在于如何平衡好賣場、家裝企業、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找到互利共贏的結合點。”業內人士告訴筆者。
眾所周知,家居賣場、家裝公司和建材商作為家居產業中的三個主體,隨著產業市場的變化,三方都在從各自的優勢出發做集成,各自的板塊開始不再涇渭分明。不少家裝公司不僅有自己的材料供應系統,甚至有自己的物流系統。因此,如何平衡各方微妙關系,真正實現互利互惠,并且避免家裝公司與材料商爭利,是考驗這種模式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