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LED技術在國內的日益普及,作為全球最大照明產品生產基地的中國在過去幾年經歷了LED產業的飛速發展。
從2010年中國中央政府對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MOCVD)設備提供補貼開始,大量新企業進入了這一產業,并購買了數百臺MOCVD設備來生產LED芯片(dice)。隨著不少企業已經破產或被收購,同期幸存下來的企業則已做大做強,在全球LED照明的舞臺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三安光電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該公司2英寸級晶片產能在2010年第四季度的全球市場份額只有2%,而預計到2015年底將超過14%。另外,其技術也在同期有所改進,并不斷吞食中國臺灣、韓國和其他國際LED企業的市場份額。
中國的LED上游市場的爆發或許可以歸功于政府的支持。然而,IHS也開始看到中國封裝LED市場的發展。2014年初,中國最大的封裝LED廠商木林森(MLS)首次進入全球行業前10。從此,該公司快速擴張,如今每月已達到200億片LED芯片的消耗量,是全球產能最大的封裝LED廠商,其營收也在2014年第三季度達到世界第7。
最終,憑著其數以萬計的照明產品廠商,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照明產品生產基地,且將在未來數年持續保持這一地位。
大部分中國照明廠商都專注于LED照明帶來的機遇,并因此而快速地完成了其傳統業務向LED燈具制造商的轉變。事實上,目前幾家最大的中國廠家已經具備了月產1000萬只以上LED燈泡的產能。此外,這些公司也在嘗試打造自己的品牌,以期在國際市場競爭。比如,歐普就于2014年強勢登陸德國法蘭克福的照明與建筑展。
鑒于中國LED廠商在整個產業鏈的市場份額的增長,2015年對全球LED產業來說無疑將是關鍵的一年。但是,為了和國際化企業競爭并保持增長,中國的廠商們必須在確保維持低價格水平的同時,克服持續困擾著他們的外界對其產品質量的認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