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社會上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家裝熱,各類企業和機構紛紛進軍家裝產業,一時間江湖上狼煙四起,褒貶互現。熱局需要冷眼觀,合計了下,決定聯合采訪下設計圈的意見領袖、資深媒體人趙虎先生,希望求個答案。近期社會上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家裝熱,各類企業和機構紛紛進軍家裝產業,一時間江湖上狼煙四起,褒貶互現。熱局需要冷眼觀,合計了下,決定聯合采訪下設計圈的意見領袖、資深媒體人趙虎先生,希望求個答案。
采訪實錄:
記者:趙老師好!最近的互聯網家裝太火了,太多的資訊和消息每天充斥著我們的眼睛和頭腦,有點亂。大家都說您是圈子內的“明白人”,作為意見領袖,今天您是否可以給大家一個答案?
趙虎:領袖不敢當,意見有一些,圈子混久了倒是混明白了。今天的“家裝熱”不奇怪,這股熱潮早該來,現在來還算是來晚了呢!
記者:為什么您說“家裝熱”來晚了?
趙虎:上世紀90年代后期,是家裝熱的開始,我創辦《家飾》是在1998年,那時候應該算是國內第一本家居雜志,街邊報刊亭的老板都不知道這類雜志擺什么位置?我當時想,什么時候報刊亭有十本家居雜志的時候,這個行業就起來了。當年的設計界前輩曾堅先生和饒良修先生是指導我進入家居領域的領路人,他們敏銳而準確地預測了后來得家裝熱潮。當然,今天的互聯網新媒體替代了報紙雜志,但家裝熱沒有變,家裝行業沒有進步。
記者:為什么您說家裝行業沒有進步?
趙虎:判斷行業進步是有一定標準的,再說家裝行業是一個太復雜太綜合的產業,絕不是暖氣換成地暖、現場加工換成工廠加工這么簡單。這個話題可以講一天。對了,我們采訪是一個小時吧?
記者:您可以一直講下去。我們之前關注了您的一些歷史和觀點,簡單總結了下,您看看(遞上記者準備的資料),您是否可以以此為主題聊聊?
趙虎:(看記者的資料),功課做的很細啊,你們哪里翻到的這么多東西?好吧,今天實話實說。
第一個,2004年3月19號,《繽紛》雜志的活動中,我是說過“站在極點上”的話。假如一個人站在北極點上,朝任意方向走,都是向南,反之亦然。意思是,裝飾公司怎么都是“死”,當然這是指裝飾公司不革新的前提下,目的是警示他們自己革命。今天的小米再次把裝飾公司和“死”扯上話題,不是新東西了。(笑)
第二個,關于精裝修的問題。原來我的措辭比較尖銳,會惹很多領導不高興。本來嘛,房子和車子一樣,商品的完整屬性要有。我們想象下,你買車,交錢提車時候,你發現車子是毛坯的,銷售微笑著問:您配什么輪胎?選什么方向盤?配什么座椅?……買車就要能開!為什么買房不能住?沒有櫥柜、沒有馬桶、沒有衣帽間……,我們的老百姓被洗腦習慣了。最混蛋的說法是:百姓要個性化裝修,精裝修會導致千篇一律。看看世界上其他國家吧,除了自己私建別墅,基本都是精裝修入住的,沒發現哪兩個美國家庭室內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