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年里,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成為重大國家戰略,為中國綠色建材產業發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國家動力”。
新世紀以來,中國建材行業取得了矚目的成績,也就是業內廣泛稱頌的“黃金十年”。而當繁華落盡,我們似乎又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
產能過剩,霧霾圍城,中國經濟“新常態”為建材行業帶來了一場時代大考。一夜之間建材企業如夢方醒,一場肇始于改革開放的大生產時代飄然遠去,我們不禁追問,中國建材行業如何締造新的“黃金十年"
其實,這個問題無需糾結。
時間撥回2013年,“綠色建筑行動方案”的發布引發中國建筑與建材行業強震。一時間,激活了中國建筑建材行業的每一個細胞,綠色產業鏈開始覺醒,我們幡然醒悟:“黃金十年”的離去是為了帶給我們另一個“綠金十年”的起。
2015年,我們將真正見證“綠金"的能量。
1、千呼萬喚綠色建材評價標準細則能否發布
2014年5月21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綠色建材評價標識管理辦法》后,記者走訪多位建材行業領導和專家,他們紛紛表示,下一步,政府主導下的綠色建材工作可能聯系有關單位,如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CTC、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共同起草《綠色建材評價標識管理辦法》的細則。
然而,截至2014年年底,相關細則仍是“猶抱琵琶半遮面”。
目前我國建材行業已有國標和行標達1500余項,但這其中都沒有對于綠色度的要求,而只有使用性能的要求。
眾所周知,綠色建材評價中加權系數的科學確定是反映材料綠色度最關鍵的指標。而每一種材料都需要對應的綠色標準。基于每種建筑材料的成分、制造工藝、用途不一樣,因此綠色指標不盡相同。由此可見指標確定工作量巨大,綠色建材工作推開需要若干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