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做了很多,但是沒有銷量。大家看好將來這個萬億市場,但這個市場怎么形成,大家怎么協作、怎么分攤,還沒有誰知道。所有的企業都做云平臺,從各個方向出手,并且每一家企業都說他們比別家優。”深圳市智慧家庭協會秘書長蔡錦江直言智慧 家居 產業已有泡沫出現。
2014年是公認的“智能 家居 元年”。今年以來,世界各主要科技巨頭都在紛紛發力搶灘,與此同時,無數創業公司也在進入這一個新興市場。業內認為,智慧 家居 產業正“狂野爆發”,但仍處于“混戰”局面。日前在深圳舉辦的“2014中國智慧家庭高峰論壇”上,圍繞產業發展瓶頸,業界人士熱議智慧 家居 未來發展路徑。
焦點1
如何打造爆款成峰會熱點
“天貓商城WiFi智能插座排名前10位的銷量加起來有1191件,100多個廠家才賣了1000多個。”蔡錦江舉了一個例子,在他看來,這證明大多數智能插座沒有被消費者認可,是社會資源的浪費。
目前,各行各業都進入到智慧家庭,有創客、芯片模塊企業、家電企業、互聯網企業、物業企業、傳統家居 廠商等,但大家都有普遍的焦慮——爆款在哪?如何打造一個爆款?這成為峰會上大家討論的熱點。
在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智能硬件平臺負責人高自光看來,這個產品本身要契合剛需,它不能是很小眾的產品。第二是在剛需的基礎上,找到讓用戶尖叫的點,或者是增加用戶黏性的點。“剛需意味著本身東西要做好,比如做空調,空調本身的制冷等性能肯定要做好,在此基礎上再找一個閃光點。這是在產品定義初期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深圳市領耀東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撼宇則認為,爆品首先是讓自己滿意的產品。“蘋果手機絕對不是喬布斯一閃的靈動創造出來的。產品有沒有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投入了多少時間、精力、人力?如果是一個你自己都不愛的東西,你想拿出去讓消費者去愛,我覺得是比較困難的。”在他看來,可分享性有助于增加用戶黏性,對于爆品來說也非常重要。
“很多人誤以為把很多功能的疊加,可以造出一個爆品來,如果是一些沒有需求的產品,我們加很多功能、故事,它都不可能成為爆品。”歐瑞博創始人兼CEO王雄輝提供了一種思路,“不是所有企業都可以向蘋果那樣顛覆市場,不要都去找爆品,很多事情都是客觀存在的,我們看到有一些產品,它的需求就是幾十萬個,把幾十萬的需求做好、用戶體驗做好就OK了。這就需要去迎合市場,同時站在用戶需求的角度去做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