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熱的“雙十一”中,家住雙楠的王女士也沒閑著,正籌備新房裝修的她,瞧準這一時機,在天貓和各大家裝電商平臺選購了大量的家居用品。雙十一剛過,她置辦的家居產品已經全部到貨。望著堆成小山網購的家居用品,王女士直呼“劃得來”。
在電商大面積沖擊傳統行業渠道的今天,曾經自喻“最不受互聯網改造”的家居行業在今年也感受到了互聯網電商的壓力。不少年輕業主表示,在選擇小件家居建材時更偏向網購。業內人士認為,今年“雙十一”家裝電商或許會為家裝行業的未來劃出一道明顯的區分線。電商興起家居行業借鑒跟風
據資料顯示,國家工信部發布的《電子商務“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提出,到2015年,電子商務交易額將突破18萬億元,經常應用電子商務的中小企業將達到中小企業總數的60%以上。從這一數據中說明,家居電商或將和其他行業一樣,被互聯網改造。
據了解,在其他行業,電商強勢崛起很大程度上分流了傳統渠道的客流量。受到沖擊較大的3C、服裝、快消品等品牌經銷商表示,在現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之下,網絡銷售帶來的業績已經遠遠超過了實體店,電商以其價格優勢贏得了更多客戶,已然侵蝕家居賣場的利益,面臨線上渠道搶占市場份額。
為了盡量減少電商對行業的沖擊,家居行業里不少商家借鑒線上操作思路,通過線下活動以大幅度折扣和體驗式促銷方式吸引消費者,希望用低價走量的方式對抗電商。華西都市報記者在十一走訪發現,富森美、紅星美凱龍、太平園、八益等家居賣場都借用“雙十一”做起了促銷,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同時,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面對不斷上升的租金成本、同質化的產品,家居行業多少會感受到電商帶來的沖擊,從而迎來新一輪洗牌革命,在優勝劣汰的競爭中,2015年將會導致虧損巨大的傳統的家居賣場出現撤店潮,賣場和商家都需要改變思路,提高產品與服務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