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今年秋季廣交會采購商及成交額“雙降”,德化240多家陶瓷企業參展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少數大企業仍表示訂單穩定增長,大多數中小企業訂單都不如意。業內人士表示這預示德化陶瓷外貿行業已進入增速減緩、產業調整、創新驅動的“新常態”。
廣交會被德化陶瓷企業認定為“中國第一展”,此次的廣交會德化共有240多家企業抱團參展,設有325個展館,相比春季廣交會300多家企業和327個展位來說,均有所下降。
“雖然今年廣交會來的客人比以往少了,但我們訂單仍穩定增加。”目前態度較為樂觀的是德化順美集團,總經理鄭鵬飛告訴記者,今年團隊派有三四十人征戰廣交會,雖然受到埃博拉疫情影響,采購商有所減少,但訂單并沒有銳減。今年團隊帶去參展的大部分是西洋工藝品,日用瓷占20%,主要是些創意新品,因此也引起不少客戶關注和興趣。
據了解,順美集團每年要斥資幾百萬元在廣交會參展,此次共設有18個特裝展位,主要是西洋工藝品展示,談及日用瓷近年來的產銷減少,鄭鵬飛表示,去年5月歐盟對原產于中國的日用陶瓷餐具征收至少為期5年的反傾銷稅,廣東潮州遭到巨大損失,德化也有不少企業被征收18%的反傾銷稅,因此今年來德化不少企業從日用瓷轉戰工藝瓷。
此次秋季廣交會上佳美集團、冠福現代家用、龍鵬集團、順美集團等數十家較大企業都收獲穩定的戰績。“今年國際形勢不好,國外消費需求刺激不大,歐美仍是我們主要出口對象,但是今年受登革熱影響,客人比4月份少很多。”德化龍民陶瓷研究所所長李良啟表示,跟大企業不同的是德化很多中小企業今年確實“遇冷”了。
不少企業轉戰在西洋工藝瓷領域。“廣交會企業密集程度較高,很多為了批量化生產的廠家會同時打出低廉的價格戰,這跟我們公司定位的客戶群目標不同,廣交會不適合我們。”協發光洋公司總經理許慶水說,雖然企業不參展但會觀展,察覺產品同質化問題嚴重,因此企業較為注重細分化領域生產,更注重產品附加值的創造。
據了解,協發光洋主要生產高級日用西餐及酒店用品,對客戶群定位較高。同樣不愿意打價格戰的企業還有德化威爾陶瓷有限公司,公司總經理林麗榮說:“我們這次廣交會西洋工藝品參展較多,日用瓷參展只有5%。我們專注產品研發,企業今年的陶瓷均價甚至提升30%。”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德化陶瓷企業紛紛“亮相”國外展會。“與廣交會相比,海外參展不那么競爭激烈,客戶群體也很廣,不會出現嚴重的同行價格廝殺戰。”許慶水表示,海外參展近年來讓許多陶瓷企業看到商機,紛紛主動出國“出擊”,海外參展更多的意義不在于只是訂單,更多是產品交流和推介的平臺。【關注微信公眾號“九正陶瓷網”;關注有禮,掃碼送百萬商機!九正陶瓷網交流群:8012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