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當前的智能家居正處于孤島式“技術+商業聯盟”的產業格局。以海爾、三星、美的為核心的白色家電制造商,以騰訊、阿里、百度及Google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以及華為、蘋果、小米等為主的移動終端制造商,和電信、移動、聯通等通信運營商各自于智能家居市場占據了屬于自己的一方高地。
智能家居正在逐漸深入到各行業當中,2017智能家居市場分析報告顯示,智能家居應用服務落地仍然需要一段時間,智能家居市場規模不斷增加,成熟發展尚需時日。
隨著智能家居產品數量的增多,從最初的燈泡、插座、攝像頭,衍生出機器人、控制器、感應器等更多的新奇特的產品。
如今智能家居已經逐漸擺脫虛幻的概念詞,發展成更具有市場價值和規模的新型產業。據研究機構ResearchandMarkets報告顯示,未來五年全球智能家居設備和服務市場將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長,到2018年市場規模將達到680億美元。
在2020年前,中國有望成為亞洲最大的智能家居市場。盡管前景向好,但叫好不叫座的局面一時難解,破題關鍵在于回歸用戶本質,深耕產品、技術研發和服務。
智能家居遭遇外熱內冷尷尬
近幾年,智能家居在全球范圍內呈現強勁的生命力。有報道顯示,2014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為520億美元,到2017年有望達到近千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0%左右。然而,智能家居在國內市場屢屢碰壁,陷入冰火兩重天的尷尬境地。更多相關智能家居市場分析內容請咨詢宇博智業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智能家居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據市場研究公司Statista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美國以97.125億美元成為全球智能家居市場容量最大的國家,中國則為5.2億美元,位列第四;從智能家居普及率的增長情況來看,美國以5.8%位居第一,而這一數據在中國僅為0.1%,差距之大令人震驚。盡管全球范圍內,智能家居場景仍屬于孵化階段,未被廣泛應用,但相較于國內而言,智能家居在部分發達國家更受歡迎,是不爭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