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相關機構透露,2016年商用顯示的市場規模達400億,LED小間距產品的快速成熟,LED顯示產品所占份額也開始逐漸上升。隨著LED異形屏,LED互動地磚屏,LED舞臺租賃屏在商業顯示領域的廣泛運用,已經足以證明未來的商顯市場廣闊而又龐大。
隨著我國LED顯示屏產業的發展和傳統市場的不斷飽和,技術、產品的推陳出新以及市場風向的轉變,等多種因素,不只是讓中小屏企開始把目光轉移到細分領域,一些行業巨頭也開始看好某些細分市場,并紛紛布局:
9月13日,艾比森發布投資公告,以人民幣 1,500 萬元的對價投資參股深圳市晶泓科技有限公司 20%的股權......“中國企業在LED領域進步非常快,已經掌握了LED領域上中下游核心技術和市場,目前行業正在開啟創新性市場。”洲明科技董事長林洺鋒接受采訪時表示......
當然,這也是他們的業務版圖擴張的必經歷程,行業巨頭們進入細分領域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除了本尊親自下場,也可以使用多個“分身”,形成多品牌聯盟,一起助攻:近年來,隨著更細分、更個性化的用戶需求市場的增長,包括利亞德、雷曼等屏企開始頻頻利用并購等資本手段去整合其他相關細分領域的品牌,以補充現在業務并滿足企業戰略發展需求。
利亞德收購藍碩和金立翔兩大品牌子公司,承接了許多國內外重大景觀(顯示)工程項目;洲明科技收購藍普科技,開拓小間距市場;雷曼光電旗下子公司康碩展,致力于創意LED顯示產品以及相關解決方案;聯建光電采用“聯建光電”+“易事達”雙品牌戰略;
在很多行業,多品牌運作幾乎是跨國公司的標配。實際上,隨著中國LED顯示屏產業的海外擴張速度加快,以及終端市場越來越細分、專業化的產品需求增長,對于LED顯示屏企業來說,選擇多品牌的發展戰略早已經被提上日程。
當然,從品牌體量說,LED顯示屏行業遠遠少于諸如食品飲料這類的快消行業。不過,任何行業的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都是想要擴張,并購幾乎是唯一之路。尤其是巨頭企業拓展業務,看準了某一發展趨勢,會迅速拿下來很多有起頭的新興企業,再通過龐大的供應鏈和營銷體系將之整合消化,正如上面所提到的行業巨頭大力發展子品牌一樣。
只要是為了發展和企業盈利所需,不僅巨頭展開對新興企業的并購,就連巨頭之間也在相互調整。比如說業內的奧拓電子和立翔慧科強強聯合組建“奧拓立翔”,依托奧拓電子上市公司平臺的優勢,以及立翔慧科在LED創意顯示領域的品牌優勢,成為LED創意顯示領域的一股新力量。
而對于沒有強悍資本實力的中小屏企來說,專注自己的專業細分領域,或是選擇與其他企業合作,形成優秀互補,達到1+1>2的效果。因此多品牌還是單品牌?這并沒有絕對的答案。對品牌架構的選擇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沒有完美的品牌模式存在,更沒有對錯,只有合適!
關鍵在于LED顯示屏企業要懂得細分市場,按照不同的市場需求進行品牌定位,打造差異化、專業化,與主品牌打好配合,提升綜合品牌價值的同時,形成優勢互補的品牌合力,能顯而易見的提升市場份額,也能更好的借助品牌合力優勢為拓展海外市場保駕護航。
原標題 LED顯示屏企業:多品牌還是單品牌?沒有對錯只有適不合適!(來源:LED顯示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