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8年以來,家居家裝產業充斥著大量關于2017年大事件、關鍵詞、十大趨勢之類的文章,各種浮躁和浮夸的評價,有人說,2017年家裝市場充滿了壞消息,并預測互聯網家裝的下一步是綠色家裝和智能家裝。客觀來講,這個說法不算嚴謹,對于2018年的市場發展,業內人士分享了以下幾點思考和認識:
第一,好消息和壞消息永遠都是相對的。不能因為2015年大量企業拿到資本融資,就將其定義為是好消息,更不能因為2017年資本市場進入沉默期而被定義為不樂觀的一年。有時候錢多不一定是好事,今天再重新回頭看,正是因為2015年大量的資本進入,誘惑了一大批企業盲目殺入家裝領域,最終成為炮灰,成為落寞者,這種案例數不勝數,身邊一定有不少這樣的例子。
當然也包括一部分企業開過很多次發布會,宣布拿到幾輪融資,但是在實際的企業運營過程中因為缺乏核心競爭力,自殺式擴張生長,開始逐漸淪為“不入流”的企業陣營。市場出現今天的情況,最該罵的不僅是盲目跟風者,也包括投資機構,不合適的創業者被清退,善于煽風點火的投資機構,同樣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最遺憾的是,這幾年下來,上百億的財富被無情糟蹋。
第二,尋找適合企業發展節奏的“確信的模式和路徑”。既然市場在認知層面,都被“惡化”到這個地步了,我們是時候調整心態和提高認知,及時了解前沿市場信息的同時,不被左右和迷惑。安心踏實做好每一個品質交付的問題,很多拿了大筆融資的公司,沒有真正發展起來導致掉隊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太貪心,什么錢都想賺,抓住一個客戶恨不得多割幾刀肉,而實際品質交付做得一塌糊涂,客訴接連不斷。
如果今天我們手里的錢實在有限,那么首先要穩住自己的節奏,千萬不要去跟風炒作,無論是開大店還是開社區店這件事情,一定算清賬再出手,找到適合企業發展節奏的“確信的模式”。
第三,2018年家裝產業要進入品牌化升級的關鍵階段。2017年,有人提到,家裝行業到了技術升級推動產業升級的關鍵階段。的確,2017年,人工智能大熱,越來越多新技術開始與家居家裝開始深度融合,業內相信,伴隨技術成熟,2018年的新技術會在賦能產業層面發揮更大的價值,新技術公司也將有更大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與此同時,品牌化企業將加速侵蝕作坊式企業的市場。
為什么說2018年,品牌升級變得尤為重要?首先在需求端方面,新一代消費者開始崛起,愿意信任品牌并且買單的用戶越來越多,一旦提起哪個品類,瞬間聯想到某個品牌,那一定會被熱捧;其次在供給端方面,消費升級已成為大勢,如果不能在品牌層面升級,自然會被用戶拋棄。
另外,產業鏈上下游各個環節合作更為密切,在B端渠道的影響力直接影響到上游企業是否會選擇你。所以根據大勢,務必要將提高品牌影響力的廣度和高度提上重要日程,打破原來的做事方式,多尋找新渠道和品牌輸出口去努力。
第四,能夠在大浪淘沙存活下來的品牌家裝企業都將成為稀缺資源。今天如果只立足于互聯網家裝的概念談行業發展顯然太局限,一方面,互聯網家裝不是簡單的概念,而是一種發展業態,線上線下早已不是獨立存在的個體,而是融為一體的組織化發展,互聯網家裝至今已經過三四年的比拼、演變和思考,也沉淀出了不少教訓打醒了一批從業者,長時間的海選也讓少量企業開始立足于市場,而這些有品牌的企業會成為未來市場上的稀缺資源,家裝企業將成為新的用戶流量入口,上游生產制造端的家居企業也會更加需要這樣的入口,兩者相互賦能可能會成為一個趨勢。
而對于互聯網家裝的下一步,綠色家裝和智能家裝也會隨著大環境大政策下和新技術成熟的助推下,成為行業發展的基礎設施,也就是入門級的卡牌。
所以,不用去相信,充滿壞消息的2017年,隨著認知的不斷升級,這樣的市場格局可能才是常態,另外,一定要相信,還有更加苦逼的2018年到來,這一點壓根不用存疑。不是剛有人說過,當了8年3天的CEO,只有3天是順境,剩下的8年幾乎全是舉步維艱,這應該會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其他雞湯話不再多說,喝多了有毒。
(來源:億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