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洋口港石材產業園區內,道路兩側一棟棟廠房拔地而起,入駐園區的企業廠房內不時傳來機器切割聲,廠區空地上有序地堆放著一塊一塊色澤亮麗、圖案精美的“畫板”……
盛鼎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鐘大華正忙著接電話,與客戶明確發貨日期。他告訴記者,洋口港賦予了他們得天獨厚的港口、交通優勢,依托洋口港石材產業園的平臺建設,公司未來的發展不可估量。
鐘大華做石材行業生意已有17年。這幾年,隨著上海產業發展方向、新一輪土地規劃等方面的調整,公司準備再投資建廠。洋口港石材產業園招商人員得知后,邀請他到洋口港投資興業。2015年10月,鐘大華實地考察園區看到,這里有深水海港洋口港、連接大江南北的交通大動脈,園區規劃布局合理,當天拍板,簽訂入駐協議,去年7月正式入駐園區。8月正式投產,主要生產涉及家裝、酒店等室內工程建設配套的石材以及石材工藝品,年產值約3000萬元。“洋口港石材園,擁有最好的投資環境,園區內的一條完整的石材加工產業鏈極大地方便了入園企業。來這里投資絕對值。”鐘大華說。
據了解,全國現有的石材基地主要分布在四大地區,分別是廣東云浮、福建水頭、山東萊州、四川雅安。盡管長三角地區每年的石材消費量占全國總量的47%,可這里卻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石材生產基地,有的只是單純的石材市場。另外,目前中國每年出口到歐洲的石材僅占到整個歐洲石材市場的2.63%,出口量相當小。因此,洋口港石材產業園的建立有效彌補了這一市場空白。“除了石材產品加工的原料需要進口,現如今不少企業積極‘走出去’,出口加工后的成品。依托港口,大量的石材原料、成品都可以從洋口港進口、出口。”縣商務局副局長、洋口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傅小春說,洋口港地處長江口北翼,屬于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具備建設10萬至30萬噸級深水大港的自然條件,便捷的集疏運條件,靈活的聯運體系,可建設各類集裝箱泊位、大宗散貨泊位、原油和液化品進口泊位、礦石中轉泊位及LNG專用泊位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為洋口港打造石材產業園提供了發展空間。另外,石材企業發展需要大量用地,洋口港土地有自然增長空間,還有土地出讓指標,具備土地出讓的條件,有承載石材產業園發展的優勢。
傅小春介紹,洋口港石材產業園總規劃面積1萬畝,項目規劃建設綜合服務中心、園區廣場及展示中心、倉儲物流保稅中心、建材綜合交易中心、荒料及大板交易中心、大理石花崗巖加工廠區、人造石加工廠區、異型和深加工廠區、石材機械和生產資料輔助制造廠區、商業和生活配套設施區等功能區。一期先導區規劃面積2.2平方公里,規劃建設石材博覽館、石材二次加工標準廠房、石材荒料保稅堆場、大板交易中心等重要工程,可實現年石材加工量350萬噸。目前,園區落戶企業40家,其中生產型企業34家,貿易型企業6家,園區內已有 6家公司正式投產,石材產業園發展已初具雛形。
在石材產業園,記者巧遇一位外商,這位伊朗客商在記者的采訪本上寫下了他的中文名字:劉備。他在園區內成立了江蘇據魯士貿易有限公司,專門向洋口港企業供應石材荒料,供應品種約30種。“這里物流方便,有海上運輸、鐵路運輸、公路運輸等多種交通運輸方式可以選擇,而且靠近上海,發展前景廣。”說起企業選擇落戶洋口港,劉備給記者算了筆賬:來自伊朗的石材,直接運到洋口港通用散雜貨碼頭卸貨,比過去從上海洋山港轉運,每噸成本下降20%。
“目前,港口新城開發需要大量的外來人口注入,石材產業發展的專業性決定著需要大量的外來人口,可以帶來人氣,有效帶動全區三產服務業發展。”傅小春說,隨著石材園項目,貨代、船代等配套于整個港口開發的各類新業態的服務業也能夠迅速地繁榮起來。(記者 孟再越 駐區記者 馮益軍)